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时空测谎师:双生迷局 > 第238章 共享生活枢纽:闲置物品里的社区温度

第238章 共享生活枢纽:闲置物品里的社区温度

的技能、没说够的话,都串起来了。\"

沈砚舟打开手机,社区群里正有人发照片:7栋的小吴用李姐换给他的毛线,织了条围巾送给独居的赵大爷;3栋的王寡妇领了本烘焙食谱,烤了饼干分给全楼的孩子;张大爷修好了赵大爷的轮椅,俩人正推着轮椅在小区里晒太阳,说要去看新开的腊梅。

\"刚刷到条新闻,\"沈砚舟把手机递给林深,\"说现在全国有上百个社区在学咱这共享枢纽,有的还弄起了'共享厨房',谁家不想做饭就去那儿拼桌,一顿饭能尝好几家的菜。\"

林深看着照片里张大爷和赵大爷的笑脸,突然觉得这枢纽里的每样东西都带着故事:王寡妇的电饭煲煮过多少顿热粥,陈叔的轮椅走过多少条社区小路,张大爷的缝纫机缝补过多少件衣裳......这些东西离开了原主人,却带着原主人的温度,在新主人手里接着发光发热。

傍晚收工时,林深和沈砚舟坐在枢纽门口的长凳上,看着居民们来来往往。有人来还昨天借的扳手,顺便捐了袋刚摘的青菜;有人领了本旧童话书,留下了自己孩子穿小的鞋子;还有人啥都不领,就来帮着整理货架,说\"看这儿热闹,比在家看电视强\"。

\"你说这算不算21世纪的新邻里关系?\"林深踢了踢脚边的纸箱,里面是刚收的几件旧毛衣,\"我们不再非得是亲戚、是发小才能互相帮衬,一个闲置的电饭煲、一次顺手的帮忙,就能让两户人家熟络起来。\"

沈砚舟望着墙上的共享公约,最后一条是\"共享的不只是东西,更是人心\"。他想起昨天张大爷说的话:\"以前住大杂院,谁家做了好吃的都往邻居家送一碗;现在住高楼,对门姓啥都不知道。这枢纽好啊,让咱又找回点'大杂院'的味儿了。\"

正说着,社区主任拎着桶乳胶漆过来:\"明天咱给枢纽刷层新漆,再在门口种点爬山虎,夏天绿油油的多好看。对了,区里听说咱这事儿,要给咱拨笔经费,添个二手物品消毒机,让大家用着更放心。\"

张大爷从家里端着碗饺子过来,往俩人手里各塞了双筷子:\"尝尝你张奶奶包的,芹菜馅的。她说枢纽今天忙,给大家加个菜。\"

饺子冒着热气,芹菜的清香混着枢纽里旧书的油墨味、毛线的羊毛味、刚修完的电饭煲散出的金属味,在空气里酿成种特别的味道。林深咬了口饺子,突然明白这味道就是\"过日子\"的味道——不非得是山珍海味,是你给我个馒头,我回你碗咸菜;你帮我修修东西,我教你个窍门;你有闲置的物件,我正好用得上,一来二去,日子就有了嚼头。

夜风从枢纽的窗户吹进来,吹动了\"共享存折\"的纸页,哗啦啦响,像谁在数着日子。铁皮柜里的积分卡闪着光,每件闲置物品都在月光下透着暖意:电饭煲的插头修好了,等着明天煮第一锅粥;轮椅擦得锃亮,明天要载着赵大爷去看腊梅;陈叔的竹零件摆在桌上,等着小虎他们拼出小火车......

林深突然想起社区群里最火的一张照片:张大爷的老式缝纫机旁,放着小吴的电动打蛋器;刘奶奶的腌菜坛子挨着年轻人的空气炸锅;陈叔儿子的轮椅停在共享书架边,书架上摆着从各家凑来的书,书脊上贴满了不同颜色的便签,写着\"第15页有个好故事\" \"这里的菜谱我试过,得少放盐\"。

这大概就是21世纪最动人的文明吧,林深想。我们不再执着于\"这是我的\",而是懂得了\"我们可以一起用\";不再觉得\"旧的就该扔\",而是学会了\"修修还能用\";不再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而是愿意打开门,看看邻居需要啥,想想自己能给啥。

枢纽的灯还亮着,像个不打烊的暖心小站。沈砚舟锁门前回头看了一眼,突然笑着说:\"你看那缝纫机上的线轱辘,转了一辈子,现在还在转,就是换了帮人用——这多像咱社区的日子,一辈辈往下传,换了新模样,可那股热乎劲儿,一点没变。\"

林深点点头,风里传来远处的笑声,是张大爷和赵大爷推着轮椅回来了,俩人还在争着说\"明天我请你喝腊八粥\"。这笑声混着枢纽里的暖意,在社区的夜里慢慢散开,像块刚熬好的红糖,甜得扎实,暖得长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