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禧!小?说?网+ *免+费~阅¢读*\"
传习所的课程表很快排得满满当当。周一上午\"智能手机扫盲班\",年轻人教老人用健康码、打车软件;周三下午\"老手艺作坊\",张大爷带木工组,刘奶奶带腌菜组,陈叔带竹编组;周五晚上\"线上课堂\",把白天的教学剪辑成短视频,配着字幕发社区群,错过的人能回看。
\"你看这数据,\"沈砚舟指着后台统计,\"上周'腌菜课'的回放看了两百多次,还有人发弹幕问'能不能快递点样品'。张大爷的木工课更火,年轻爸爸们都想学做儿童床,说'比买的结实'。\"
林深翻着学员签到表,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学老手艺的年轻人里,有一半是为了\"给孩子做玩具\";学新技能的老人里,八成是想\"跟外地孙子视频时不露怯\"。\"这不就是最好的传习?\"她笑着说,\"老手艺连着亲情,新技能也连着亲情,中间的纽带就是咱这传习所。\"
正说着,穿花衬衫的大叔举着件补丁牛仔裤冲进来说:\"张师傅您给看看!我按您教的'十字缝'补的,比机器扎的还结实!\"裤子膝盖处缝着块靛蓝补丁,针脚细密,还特意绣了圈花纹。
张大爷翻来覆去看了半天,往他手里塞了块蜂蜡:\"下次补之前把线在蜡里搓搓,更耐磨。你这手艺能当助教了,带新学员给你算双倍积分。\"
突然,\"新技能课堂\"传来争执声。刘奶奶举着手机脸红脖子粗:\"我明明点了'发红包',咋钱没了?\"教她的小姑娘急得满头汗:\"奶奶您点成'转账'了!不过别怕,我帮您联系客服......\"
林深赶紧过去解围,发现刘奶奶想给重孙子发生日红包,结果误操作转进了陌生人账户。沈砚舟打开屏幕录制:\"正好录个'红包应急教程',教大家'转账后咋追回',比单讲操作实用。\"
刘奶奶看着小姑娘帮她联系客服,突然掏出块红糖:\"孩子你尝尝,这是我用传习所积分换的——上周教李姐做酱肉,存了5分,兑了你两小时教学。\"
小姑娘笑得眼睛弯成月牙:\"奶奶您明天教我做糖蒜呗?我妈总说'超市买的太甜',我想用您的方子给她露一手。\"
传习所的\"技能交换墙\"很快贴满了便签。\"用腌菜换修图\"、\"用木工换剪视频\"、\"用竹编换社保认证教学\"......最显眼的是张大爷写的:\"用榫卯结构教学,换学剪辑软件——要能给我的木工视频加特效的那种\"。
\"你看这老爷子,\"沈砚舟举着手机追拍张大爷,\"昨天还说'电脑是年轻人的玩具',今天主动要学剪辑,说'得让我做的木凳子在视频里会转圈'。\"
张大爷举着凿子对着镜头比划:\"别拍别拍!说错了还能删不?\"底下的学员们笑得直拍桌子,有个做自媒体的小伙子说:\"师傅您这叫'反差萌',比那些网红真实多了,我帮您运营账号,粉丝肯定过万!\"
傍晚的传习所最有烟火气。木工组的刨花堆成小山,混着竹编组的篾香;腌菜组的坛子里飘出酱香,和打印机的墨香奇异地融合;实战区里,小虎正用3d打印笔修补他的竹蜻蜓,陈叔在旁边用手语指导,屏幕上是张大爷木工课的回放。
\"你发现没,\"林深递给沈砚舟一杯热茶,\"这儿解决的不光是技能传承,还有代际隔阂。上周有对父子在这儿吵架,儿子嫌父亲'守旧',父亲骂儿子'忘本',后来俩人一块儿做了个木书架——儿子用cad画图,父亲动手凿榫卯,做完后儿子说'原来这手艺真比钉子结实',父亲说'这电脑画图是比我用铅笔强'。\"
沈砚舟指着墙上的\"技能树\"展板,上面用彩绳连着每个人的技能:张大爷的木工连着小吴的3d建模,刘奶奶的腌菜连着小陈的直播带货,陈叔的竹编连着小虎的3d打印......像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根扎在老手艺里,叶伸向新技能。
社区主任带着区里的人来考察时,正好赶上\"传习所成果展\"。玻璃柜里摆着学员做的物件:张大爷指导的榫卯小凳,刘奶奶监制的酱菜礼盒,陈叔和小虎合作的发光竹蜻蜓;电子屏上循环播放着教学视频,有刘奶奶边腌菜边讲\"旧社会缺盐的日子\",有张大爷边刨木头边说\"纺织厂的机器都是榫卯原理\"。
\"这才是活态传承啊!\"区里的老领导摸着小虎做的竹蜻蜓,眼眶有点红,\"我小时候跟我爷爷学编筐,后来进城就忘了,看你们这儿,老手艺没丢,还跟新东西融到一块儿了,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