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时空测谎师:双生迷局 > 第249章 社区文化枢纽站:让每个角落的光,都能照亮更远的地方

第249章 社区文化枢纽站:让每个角落的光,都能照亮更远的地方

活实验室的王阿姨就点了接单:\"我们陈叔团队能做,换你们教我们做电商直播。\"

远程体验区的大投屏上,邻省社区的人正跟着刘奶奶学腌萝卜:\"盐放多少?\"刘奶奶举着勺子比划:\"像撒芝麻似的,匀匀地撒,尝着比炒菜咸点就行!\"屏幕里传来哄笑声,有人举着自家腌的辣椒说:\"我们用这换你们的木工课行不?\"

中午开饭时,枢纽站的小厨房飘出各种香味。日本老太太教大家做味增汤,放了绿生活实验室种的豆腐菜;张大爷用榫卯结构的蒸笼蒸了馒头,形状是迷你版的竹篾灯笼;小虎用3d打印的模具做了饼干,上面印着\"社区公约\"的第一条:\"见人先笑,遇事多帮\"。

\"尝尝这个!\"林深端着碗杂粮粥,里面放了老杨叔种的小米、刘奶奶腌菜剩下的萝卜干,\"这是'融合粥',就像咱社区,啥都有,混在一起反而更香。\"

下午,外国考察团来了。金发碧眼的翻译刚介绍完\"技能银行\",考察团的负责人就指着墙上的积分榜笑:\"这比区块链还先进!区块链存的是钱,你们存的是信任。\"

他在\"未来信箱\"投了张纸条,沈砚舟当场用翻译软件念出来:\"我们国家有很多独居老人,能不能把智慧助老站的模式复制过去?我们愿意用葡萄酒酿造技术交换。\"

小虎抢着说:\"我们明天就开远程课!用枢纽站的设备,教你们怎么教老人用手机,记得准备积分哦!\"逗得老外直竖大拇指。

考察团走后,林深和沈砚舟坐在枢纽站的台阶上算账。合作意向书堆了半人高:跟3所高校签了实践基地协议,和5家电商平台达成合作,还有12个社区要来学经验。

\"你说,咱这算不算把社区的光传到外面去了?\"林深数着访客留言本,每页都写得密密麻麻,还有人画了小漫画,张大爷的木梳会飞,刘奶奶的酱菜坛子冒着爱心。

沈砚舟对着夕阳调相机参数:\"你看那远程体验区的灯光,正照着屏幕里邻省社区的人学编竹篾呢。光这东西,越分享越亮。\"他突然指着天空,\"那朵云像不像小虎设计的枢纽站logo?\"

林深抬头看,确实像个旋转的箭头,箭头尖上托着个小房子,跟小虎用竹篾和3d打印拼的logo一模一样。

夜幕降临时,枢纽站的灯还亮着。李大爷在教几个大学生修老式唱片机,沙沙的唱片声混着刘奶奶教腌菜的念叨;陈叔和日本老太太通过远程设备交流竹编技巧,屏幕上的竹条像会跳舞;小虎在调试新做的\"社区元宇宙\"入口,戴上眼镜就能虚拟体验做木梳。

林深锁门时,发现钥匙串又重了些——多了个枢纽站的微缩模型,是赵师傅用装修剩下的边角料做的,门能转,窗能开,里面还刻着所有参与者的名字。

\"明天干啥?\"沈砚舟背着相机往家走,镜头还在回放白天的画面。

\"教新来的社区代表用积分系统,\"林深晃着钥匙串,叮当作响,\"然后拍个'枢纽站使用指南'的短视频,配李大爷的快板解说。对了,记得提醒张大爷,明天有批小学生来学做木勺,让他把小刻刀准备好。\"

沈砚舟突然停下来,对着枢纽站的灯光拍了张长曝光:\"你看这光轨,像不像好多条路?从咱社区往四面八方去的。\"

照片里,灯光拉出的线条真像无数条路,有的通向远处的高楼,有的连着旁边的胡同,最后都汇回枢纽站这个亮堂堂的起点。

林深突然想起刘奶奶常说的一句话:\"日子就像腌菜,得敞着口发酵,捂着反而坏了。\"现在这社区,就像个敞着口的大酱坛子,里面的好东西借着枢纽站的风,飘得越来越远,而外面的新东西也顺着这些路,慢慢渗进来,酿出更丰富的味道。

回家的路上,社区群又热闹起来。有人发了张枢纽站的夜景图,配文:\"这儿不光是个房子,是咱社区的嘴,会讲故事;是咱社区的腿,能走出去;还是咱社区的眼,看得见更远的地方。\"

下面张大爷秒回:\"明儿我把祖传的木工图谱挂进去,算5分积分,换外地朋友教我做西餐!\"

刘奶奶跟着发:\"我捐个新坛子,专门腌各地朋友带来的菜,谁教我用烤箱,我给谁留最酸的那坛!\"

林深笑着打字:\"明早八点,枢纽站集合,咱给'远方的朋友'准备份见面礼——把张大爷的木梳、陈叔的竹篾、小虎的3d打印零件拼个大礼盒,谁来帮忙包装?算1分积分!\"

发送成功的瞬间,她仿佛听见枢纽站的旋转门在轻轻转,像在说:\"故事还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