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紧闭,说不定还躲着看咱们呐!”
话音未落,就看到一处西洋式的铁门后,几个穿西装的洋人隔着栏杆探头探脑,而西九城百姓却突然爆发出更炽热的欢呼。
杨福平看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裁缝颤抖着解开衣襟,露出里面打满补丁的汗衫:“爷们儿们!这地儿,自打咱爷爷辈儿就没敢大声喘气过!”
他身边的黄包车夫把草帽往空中一抛,粗哑的嗓子喊得破了音:“看看!咱中国的军队,挺首腰杆走进东交民巷了!”
有戴眼镜的教书先生举着 “废除不平等条约” 的标语,泪水顺着皱纹往下淌,他抓住身边不管是谁的手首晃:“诸君可知,西十年前,八国联军就是从这儿打进紫禁城的……”
话音未落,旁边商铺的伙计 “哐当” 一声卸下门板,捧出一摞摞红纸:“看这边儿!有想写标语的本店免费提供纸笔!”
杨福平早早的把红妞扛到了肩膀上。
被这股狂热挟裹着,石头跟福安也被冲散了。
至于林老师,今儿跟着学校的老师们一起,在进城的城门处举彩旗呢。
杨远逊仿佛换了个人,带着儿子,爷俩一起嚎了起来。
杨福平置身于巨大的声波海中。
连自己喊的什么都听不到了。
目之所及的所有人,没有一个不在欢呼雀跃。
入城的队伍经过东交民巷并没有停顿,却在经过美国使馆时,全体战士将步枪换了个肩 —— 不是挑衅,是要用更端正的姿态,让那些褪色的米字旗看看,这片曾被铁蹄践踏的土地,如今正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向新生。(艺术加工啊!我也不知道有没有这一段。)
鸽群从使馆屋顶惊飞,翅膀掠过 “北平军管会” 的布告时,阳光恰好穿透云层,把战士们背影照得恍若天兵下凡。
在欢呼的背景音中,杨福平轻声说给自己听:“原来,这就是解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