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办好了是圣眷,办砸了脑袋不保。
“都给咱听真切了!”沈万三那带着江南腔调的官话,嗓门提得老高,“食材,务必挑最新鲜的!饭菜,务必烧得香喷喷的!这可都是将来的国家栋梁,万一哪个吃坏了肚子,耽误了入场,咱这颗脑袋可不够赔的!”
庭院角落,青衫半旧的宋濂寻了石凳,捧书静读。
他家境贫寒,盘缠皆是东拼西凑。
如今食宿无忧,他周身都轻快不少。
捧着书,心头踏实,温书也更易入脑。
不远处,几个衣着光鲜的士子聚在一处,低声说笑着。
为首的高湛,江南大族子弟,素有才名,言谈间难掩其傲。
“这青云楼虽说还算齐整,到底不如自家府里来得舒坦。”高湛轻轻摇着手中的湘妃竹扇,声音懒洋洋的。
“也不晓得今科的题目会出成什么样,但愿别太偏太怪,让我等白跑这一趟。”
身旁门生凑趣:“高兄才高八斗,区区科考何足挂齿?日后还望高兄提携!”
几人说笑,浑然不觉言行已落入不远处洒扫巡丁耳中。
夜色渐浓。
政事堂烛火摇曳,映着房玄龄疲惫的面容。
他放下手中的笔,轻轻吁了口气。
“明日,便是将考题最终封存入宫的日子了。”
他声音低沉。
“克明,无忌,怀英,这最后一关,还需你我几人一同把持,万万不能出半点纰漏。”
杜如晦沉声道:“玄龄公说的是,此事,万无一失。”
喜欢开局召唤李儒,权臣全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