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红谍传奇 > 第四卷·第3章:雅集初试露头角

第四卷·第3章:雅集初试露头角

法租界,贝勒路,深秋的梧桐叶落了一地,被风卷着,打着旋儿贴在湿冷的柏油路上。\卡,卡-小¨税′罔+ `已^发_布?罪′薪`漳!截-一扇气派的黑漆大门,铜环锃亮,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与寒意,门后是另一番天地——中统上海区情报科副科长赵介人的宅邸。这里,即将成为陈默(化名陈思齐)潜入龙潭虎穴的第一个战场。

废弃工厂的密室中,空气凝重得能拧出水来。陈默站在一面模糊的穿衣镜前,钟怀远如同最苛刻的造型师,目光锐利地审视着他身上的每一个细节。一件半旧的藏青色杭纺长衫,浆洗得干净挺括,袖口和领口却带着经年累月才能磨出的、自然的微光,恰到好处地彰显着家道中落却竭力维持体面的窘迫。脚上一双黑布千层底布鞋,鞋边刷得雪白,但鞋底边缘的磨损暴露了主人奔波的辛劳。

“记住,”钟怀远的声音冰冷如铁,手指虚点着陈默的眉心,“你不是去慷慨赴死的勇士,你是去摇尾乞怜、谋求活路的穷亲戚!脊梁骨要弯下去三分,眼神要收敛五分,剩下两分,留给文人那点可怜的清高和不忿,像埋在灰里的火星,不能灭,但也不能烧起来!”

李岸站在一旁,手里拿着几卷精心准备的仿古字画。这些画作本身是赝品,但出自高手临摹,足以乱真。而画轴的卷杆内部,己被巧妙掏空,塞入薄如蝉翼的微缩胶卷,里面是几份无关紧要、却能侧面印证陈默“落魄才子”身份的背景资料(如伪造的旧报馆解聘信、几篇署着“孤鸿”笔名、言辞激烈却未发表的时评手稿)。这是李岸设计的“敲门砖”,也是第一重保险。

“最关键的是这个。”李岸将其中一卷画轴单独递给陈默,画的是幅《秋山访友图》,“苏影同志亲自看过,此画仿的是明人笔意,但故意在远峰渲染处留了一处‘破绽’,墨色略浮,层次稍欠。若赵介人真有几分眼力,此‘破绽’便是你崭露头角的契机。若他眼拙……”李岸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那便是你‘指正’他,赢得另眼相看的良机!尺度,务必拿捏准,既要显才,又不能压主。”

陈默接过画轴,入手微沉,那里面藏着的不仅是胶卷,更是千斤重担。他深吸一口气,将钟怀远的告诫和李岸的谋算在心中反复咀嚼。他对着镜子,努力调整着面部肌肉,试图找到那个“陈思齐”该有的表情——三分落魄,三分郁郁不得志,三分对世道的怨怼,还有一分对即将攀附权贵的忐忑与一丝强撑的文人傲骨。这复杂的情绪在他年轻清俊的脸上交织,最终沉淀为一种带着压抑感的平静。

“准备好了?”李岸问。

陈默用力点头,喉咙有些发紧:“准备好了。”

“去吧。”钟怀远最后看了他一眼,那眼神如同送战士出征,“记住,跨进那道门,你便只有‘陈思齐’。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我们,等你的消息。”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沉甸甸的嘱托和无声的目送。陈默将几卷画轴用蓝布包袱仔细包好,夹在腋下,推开密室厚重的铁门,义无反顾地走进了外面深秋清冷的阳光里。那背影,单薄却挺首,像一支离弦之箭,射向未知的深渊。

贝勒路的赵宅,黑漆大门紧闭,隐约能听到里面传出的丝竹管弦之声和阵阵笑语。陈默站在门前,仰望着门楣上繁复的砖雕和那对冰冷的铜环,心脏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血液奔流的声音,手心一片湿冷。这不是模拟训练,没有重来的机会。门后,是真正的豺狼虎豹。

他深吸几口气,努力将李岸和钟怀远的面容、将那些严苛的训练细节从脑海中暂时驱散,只留下“陈思齐”应有的心境——一个走投无路、满怀希望又带着屈辱感来投奔阔亲戚的落魄书生。他脸上的表情逐渐调整到位:眉心微蹙,嘴角带着一丝苦涩的弧度,眼神里混杂着期待与不安。

他伸出手,握住冰冷的铜环,轻轻叩击。

笃,笃笃。

声音不大,却仿佛敲在他自己的心坎上。

片刻,大门上一个小方孔被拉开,露出一双警惕的眼睛:“找谁?”

“烦请通禀,”陈默微微躬身,声音带着刻意放低的谦恭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鄙人陈默,字思齐,浙江余姚人。特来拜望表舅赵介人赵先生。就说……是故人之子。”

门内的眼睛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尤其在看到他洗得发白却整洁的长衫和腋下夹着的蓝布包袱时,眼神里闪过一丝了然和不易察觉的轻蔑。“等着。”小方孔啪嗒一声关上。

等待的每一秒都无比漫长。秋风吹过,卷起地上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陈默能感觉到门内似乎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