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红谍传奇 > 第四卷·第3章:雅集初试露头角

第四卷·第3章:雅集初试露头角

察觉地蹙了起来,手指下意识地在画案边缘轻轻敲击着,目光在那远峰处流连,带着一丝审视和……不易察觉的困惑。他自诩眼力不俗,刚才竟差点被这“破绽”瞒过?是这年轻人画技不稳,还是……有意为之?

花厅里的气氛,因赵介人这细微的表情变化而变得有些微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赵介人和那幅画上,等待着这位“权威”的下文。陈默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知道,火候到了!是添柴,还是泼水,就在他接下来的一句话!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寂静中,陈默脸上适时地浮现出恰到好处的羞愧和忐忑,他微微躬身,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努力保持着清晰:“表舅……您……您慧眼如炬!侄儿临摹时,于此处……确是力有未逮!那元人倪云林、明人董香光,画远山多用渴笔淡墨,层层皴擦,以求空灵苍莽之气。侄儿……侄儿学艺不精,此处渲染,墨色稍滞,层次……层次也未能尽显其妙,反倒……反倒落了下乘,显得……浮滑了。” 他这番话,既是“认错”,更是精准地点出了画理!不仅承认了赵介人察觉到的“破绽”,更用专业的术语(渴笔淡墨、层层皴擦、空灵苍莽)点明了这“破绽”的根源和与真正高手的差距,无形中将赵介人的鉴赏水平又往上抬了一格!

赵介人捻着胡须的手停住了。他眼中的审视迅速被一种混合着惊讶、赞许和……释然的情绪取代!原来如此!并非他眼力不济,而是这年轻人自己就清楚这处不足!更难得的是,他竟能如此坦诚且精准地剖析出来!这份眼力、这份坦诚、这份对画理的钻研精神,远超那些只会阿谀奉承的俗物!

“哈哈!好!好一个‘力有未逮’!” 赵介人突然朗声大笑,刚才那点不悦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真正的欣赏。他指着那远峰,对众人道:“听听!这才是真正懂画、懂门道的人!不藏拙,不讳言!思齐啊,你这番话,可比那些只会拍马屁的强上百倍!这处‘遗憾’,非但不是败笔,反倒显出你的真性情、真学问!” 他此刻看陈默的眼神,己完全不同于之前的疏离,充满了发现璞玉般的惊喜。

旁边情报分析组的吴明远也适时推了推金丝眼镜,点头附和:“赵科长所言极是!陈老弟年纪轻轻,眼力见识却如此老道,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份坦诚谦逊!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其他几个头目见风使舵,也纷纷改口,赞誉之声比刚才更甚。王彪脸上的讥笑僵住了,悻悻地哼了一声,别过脸去。

陈默心中巨石落地,脸上却依旧保持着谦逊和一丝被夸得不好意思的赧然,连连躬身:“表舅和诸位前辈谬赞了,折煞侄儿!侄儿这点微末道行,在诸位大家面前,不过是班门弄斧,贻笑大方罢了。”

“诶,年轻人,过谦就是过傲了!” 赵介人此刻心情大好,亲自招呼下人,“来,把这幅画好好收起来!思齐啊,改日拿到我书房,我再细细品鉴!你也别站着了,坐,坐近些!” 他指了指自己身边的位置,这待遇,己是天壤之别。

下人重新奉上热茶。评弹女子也识趣地退下。雅集的重心,不知不觉转移到了陈默身上。赵介人兴致勃勃地考校起陈默对书画、金石乃至古籍版本的见解。陈默谨记钟怀远的教导和李岸提供的“弹药库”,应答如流。他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却又总能巧妙地引向赵介人收藏或感兴趣的话题,言语间充满对“表舅”学识渊博的由衷钦佩(至少表面如此),极大地满足了赵介人的虚荣心。几个回合下来,赵介人己是捻须微笑,频频点头,看向陈默的眼神,简首如同看一件新得的珍玩。

酒菜重新布上。席间气氛更加热络。几杯绍兴黄酒下肚,众人脸上都泛起了红晕。陈默也“不胜酒力”,白皙的脸上染上薄红,眼神略显迷离。他刻意控制着酒量,保持着三分清醒,等待着那个关键的时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话题不知怎的,又转到了时局上。行动队的王彪灌下一大杯酒,把酒杯重重顿在桌上,骂骂咧咧:“他娘的!这共党分子是属耗子的吗?越抓越多!今天砸了个联络点,明天又冒出来两个!老子们累死累活,上面还嫌不够!这世道,真他娘的不让人安生!”

他这一抱怨,立刻引起几个行动人员的共鸣,纷纷诉苦,抱怨压力大、风险高、上面催得紧。

陈默(陈思齐)低着头,默默听着,手指无意识地转动着桌上的青瓷酒杯。灯光下,他薄醉的脸上,那点强撑的文人清高似乎被酒意和现实的压抑冲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难以排解的郁结和迷茫。他忽然抬起头,眼神有些飘忽,声音带着一种酒后的、压抑不住的苦闷和自嘲,仿佛在自言自语,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