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风中传来第一声铜铃声,原本面无表情的众人,面上齐齐出现期待的神色。-精?武·暁,说¨王¨ `芜\错`内¢容^
就连稳坐高位的祁家长辈,察觉到门口人的动向,都忍不住上身前倾。
“叮铃——”
“叮铃——叮铃——”
一声、两声……直到音乐的铜铃声连成一串,那拉车的马儿,才一脚踏破黑暗,带着青布小车的影子,出现在众人面前。
迎接的众人,见到当先出现的青布小车,下意识收回向前探出的身体和支起的耳朵。
紧接着是第二辆,却因为第一辆车挡住,看不见其中人物。
然后是第三辆……直到宽阔庭院中停满青布小车,站在大门台阶上的人,才缓缓走下台阶,朝着来人迎过去。
待走到车前的时候,江巧也正从青布小车上下来,抬头看向前面的人。
之前和祁毓珩,进行完别有深意的谈话后,剩下的途中都是一片安静。
江巧便在青布小车轻微的摇晃中,幻想着接下来的见面场景。
看着宽阔道路两旁,越来越深的庭院,和越来越悠远古朴的建筑,江巧心中难得开始有些压力。~比-奇.中/蚊·惘. ′无!错¨内,容·
尤其是这一行青布小车,驶进这大如城池的祁家大院中心时,看到大门口站着的一溜烟人,心中拘谨的感觉越甚。
实际上,江巧这样的表现已然算不错。
一直跟在她身边,一路走南闯北本就极擅交际的金檀,此时已然紧张得手心冒汗。
不是说站着的那群人,给主仆二人造成什么压力。
而是这深深庭院,本身透出的底蕴,就带着一种压人的气势。
别说是初来乍到的江巧,就是同样生活在祁家大院的,那些靠外围的祁家人,到了这个地方也有不少人是要腿软的。
想来,祁家人是知道这一点,并且纳入了考虑中的。
除了在码头迎接江巧的,是对江巧最先表达喜爱之意的祁二舅舅。
进了这祁家大院后,带着人在门口迎接的,也是上次见过的另外两位舅舅。
只有祁家主,囿于祁家规矩,跟族中长辈坐在正厅等待。
“巧娘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吧?”
待江巧下了车,刚刚抬起头,对上的就是一脸笑意的三舅舅和四舅舅。?微?趣¢暁¢税¨王^ ¢蕞^新¨彰/截′哽¨薪\筷-
听到祁三舅舅温和的问候声,江巧有些紧张的心绪,瞬间放松下来。
“虽然一路舟车,但祁三兄安排的路线风景优美,倒也算是两厢得益。”
听到江巧这话,祁家人的面上,都齐齐露了笑容。
祁四舅舅更是开口道:
“风景再美,也不能填饱肚子,咱们先入座吧,长辈们都等着呢!”
说着,同祁三舅舅一起,引着江巧一群人往正厅走去。
祁毓珩同江巧并肩而行,趁着前行的时候,侧头看了江巧一眼。
见她唇角微微勾起,面上带着浅笑,一脸的端庄大方,不由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不必紧张,祁家的长辈都很好相处,他们也都很喜欢你。”
听到细如蚊蝇,却依然温柔悦耳的声音,江巧下意识偏头去看祁毓珩。
只见对方双眼目视前方,面上带着同往日无二的谪仙风采,仿佛从未开口过。
江巧见状,对着他轻轻抿唇一笑,转回头的时候,面上的笑意已然真切不少。
祁家正厅很大,席面开了三大桌,但一点也不显拥挤。
正中席面上坐的,都是祁家长辈,或者这一代管事的人。
左边一席上,大都坐的大都是女眷和年轻一辈。
右边席面上坐的,则是嫡支小娘子和小郎君们。
按照江巧的辈分,她应当是坐左边席面。
但按照她的身份,以及她初来祁家,又应当坐中间席面。
跟着一起回来的祁十五,还有几个年轻郎君和娘子,都自觉去了左边席面。
江巧正打量厅中情形,祁家舅舅们已经簇拥着她,往正中席面走去。
边走还不忘跟江巧说话:
“到了这儿,也就是回了家,跟往日一样就行,不必拘着自己。”
席上一个面容慈和的老者,也看着江巧这边含笑招呼道:
“巧娘别站着了,快过来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