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这位黑龙江将领拍案而起:
"现在不是讨论虚实的时候,必须立即行动!每耽搁一分钟,突围的难度就增加一分!"
孟恩远微微颔首,目光转向作战参谋:
"立即拟定北撤方案。高俊峰和巴英额率本部负责开路,裴其勋和许兰州,你俩殿后掩护,辎重部队居中。各部务必在两小时内完成集结!"
"遵命!"
众将领齐声应和,会议室里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应答声。
就在各部将领匆忙离席准备之际,孟恩远突然叫住通讯参谋:
"且慢!"
他沉吟片刻,压低声音道:
"给南线奉军发报,就说......"
参谋立即掏出记事本,快速记录着督军的口述。
电报内容如下:
"急电!吉黑联军现遭西平军三面合围,敌军总兵力逾三万。为保存实力,我军决定即刻北撤。另,南线所谓'上万西平军'之虚实,望贵部明察!此致敬礼。
吉林督军孟恩远。民国六年十一月十六日九时十八分。"
参谋记录完毕,抬头请示:"督军,这'虚实'二字......"
孟恩远冷笑一声:"奉军若问心无愧,自会明白其中含义。"
他挥了挥手:"立即发出!"
此时,指挥部外的操场上己经人喊马嘶。
士兵们正匆忙拆卸帐篷,辎重兵忙着装车,骑兵在整备马匹。
远处不时传来军官的呵斥声和战马的嘶鸣。
冬日的阳光洒在忙碌的军营里,却驱散不了笼罩在每个人心头的阴霾。
孟恩远站在指挥部门口,望着这支即将踏上未知征途的队伍。
他抬手看了看怀表——九点二十分整。
……
南线奉军指挥部内,凝重的气氛几乎令人窒息。
张作霖用锐利的目光如鹰隼般盯着刚刚闯入的通讯兵。
指挥部内的其他奉军将领们,也都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这名年轻的士兵,眼神中透着不善与审视。
通讯兵被这么多高级将领盯着,双腿不由自主地打起颤来。
他感觉自己的心脏快要跳出胸膛,喉咙发紧,连说话都变得结结巴巴:
"上、上将军,师、师长...吉林孟督军...急电!"
张作霖猛地站起身,三步并作两步走到通讯兵面前,一把夺过对方高举的电报纸。
他粗壮的手指迅速展开折叠的电报,目光刚扫过第一行字,瞳孔就骤然收缩。
这位久经沙场的奉军悍将,额头上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渗出细密的汗珠。
指挥部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众将领看着张作霖反常的反应,一个个都屏住了呼吸,眼神中流露出不安与忐忑。
张作霖的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脸色阴沉得可怕。
他突然将电报塞给身旁的通讯参谋,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
"念!"
通讯参谋接过电报时,手指明显在颤抖。
他的目光刚落在纸上,眼睛就瞪得溜圆,差点惊呼出声。
但在张作霖凌厉的逼视下,他强自镇定,用带着明显颤音的声音念道:
"急电!吉黑联军现遭西平军三面合围,敌军总兵力逾三万......"
随着最后一个字落下,整个指挥部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连呼吸声都变得微不可闻,仿佛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张作霖站在原地一动不动,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
其他将领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与不安。
窗外,冬日的阳光依旧明亮,却照不进这间被沉重气氛笼罩的指挥部。
墙上挂着的作战地图上,那些代表敌我态势的红色蓝色箭头,此刻显得格外刺眼!
……
指挥部内,凝重的气氛几乎令人窒息。
张作霖缓缓起身,双手撑在桌面上,锐利的目光逐一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将领。
"诸位,"他声音低沉而有力,"都说说自己的意见吧!"
张作相第一个站起来,这位老将眉头紧锁:
"师长,事不宜迟,我建议效仿北线联军立即撤军!若等西平军完成合围,我军恐将陷入绝境!"
他的拳头重重砸在桌面上,震得茶杯里的水微微晃动。
"且慢!"
张海鹏突然拍案而起,眼中闪烁着怀疑的光芒:
"孟督军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