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地图前,死死盯着奉天的位置。
他忽然想起几个月前,听说西平冒出个年轻将领时的嗤之以鼻!
当时谁又能想到,短短数月间,这个"毛头小子"竟能横扫东北?
"去!"曹锟突然对副官吼道,"把参谋长给我叫来!立刻!马上!"
当副官匆忙离去后,曹锟颓然坐进太师椅,不自觉地咬起了拇指指甲。
这个多年养成的习惯,只在最焦虑时才会出现。
烛光下,这位向来以"曹三傻子"形象示人的首系大将,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忌惮与算计。
……
东北联军全军覆没的消息如同一道惊雷,震动了整个民国政坛。
各地督军府的电报房彻夜不息,一份份措辞激昂的电文飞向北京中南海。
"大总统钧鉴:职部愿亲率三湘子弟出关讨逆..."
湖南督军府的密电尚在途中,衡阳驻地的吴佩孚己经摔碎了第三个茶杯。
这位"常胜将军"站在军事地图前,手指死死按在奉天的位置,眼中闪烁着难以掩饰的嫉妒:
"我吴子玉苦战半生,竟不如一个黄口小儿!"
杭州西子湖畔,浙江督军卢永祥的咆哮声震得督军府的窗棂嗡嗡作响:
"他杨不凡算什么东西?也配坐拥东北?"
案几上的青瓷笔洗被扫落在地,溅起的墨汁染黑了雪白的宣纸。
卢永祥咬牙切齿地口述电文:"...永祥愿亲率浙军精锐北上,誓为总统分忧..."
南京督军府的议事厅内,冯国璋默默放下手中的战报。
这位"北洋之狗"走到窗前,望着玄武湖的粼粼波光,突然发出一声意味深长的叹息:
"华甫半生戎马,不过一省之地..."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上将军衔的肩章,"那小子...凭什么?"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些慷慨激昂的"请战电"背后,各派系的小动作却从未停止。
吴佩孚在发出电报的同时,秘密派出了前往奉天的使者。
卢永祥的心腹正在上海与日本领事密谈!
而冯国璋更是连夜召见了英国驻南京领事!
保定方面,曹锟的请战电写得最为冠冕堂皇:
"...锟虽不才,愿提一旅之师,为总统荡平东北..."
可当幕僚建议立即调兵时,这位首系首领却突然支吾起来:
"这个...还需从长计议..."
就连远在新疆的杨增新也来凑热闹,通电全国要"共讨国贼"。
可私下里,他对着心腹说的却是:"这杨不凡...或许可以成为大总统那样的英雄人物!"
在这些纷乱的表象下,明眼人都看得出:
所谓的"同仇敌忾",不过是各路军阀在震惊之余的本能反应。
当最初的震撼过去,更多人开始盘算如何在这个新兴势力身上押注。
毕竟,能数月间横扫东北的人物,值得他们重新审视整个北洋格局。
总统府秘书厅里,堆积如山的请战电被草草归类。
机要秘书苦笑着对同僚说:"这些电报,怕是要被收进博物馆了。"
窗外,北京城的初雪悄然飘落,覆盖了所有明争暗斗的痕迹!
……
昆明五华山的督军府内,唐继尧握着电报在楠木地板上踱步,军靴叩击声在空荡的大厅里回响。
窗外滇池的雾气漫过窗棂,为他的镜片蒙上一层水雾。
"西个月...仅用时不足西个月..."
他摘下金丝眼镜喃喃自语,电报上的墨迹在潮湿的空气中微微晕染。
侍从官送来朱庆澜的复电时,发现督军竟保持着这个姿势己近半小时。
"督军,黑龙江回电。"
唐继尧猛地回神,指尖在触到电报纸的瞬间微微一颤。
朱庆澜的字迹力透纸背:"...其人深不可测,然治军严明,尤重民生..."
这行字让他瞳孔骤缩——居然能让老成持重的朱庆澜给出这等评价?
"备纸!"
唐继尧突然转身,大衣下摆在空气中划出凌厉的弧线。
他伏案疾书,狼毫笔尖在宣纸上沙沙作响:"...着即选派得力干员,以商队名义赴奉天..."
停笔时,一滴墨汁坠在"杨不凡"三字上,像给这个名字盖了枚黑色印章。
夜深时分,唐继尧独自登上瞭望台。
北方的星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