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加工。
首批十二辆美国道奇一吨半军用卡车底盘(带发动机变速箱),二十套备用轮胎、关键配件。
随行德国技师八名(含费舍尔),安装调试培训六个月。
以铜锭、钨砂、桐油、猪鬃分期支付,首批支付三成定金(实物)。
临江第一兵工厂(新址,隐蔽山谷)。
一个月后,第一批机床和六辆道奇卡车底盘,在严密护卫下,历经艰辛抵达新开辟、戒备森严的厂区。随行有费舍尔等五名德国技师,及青囊社招募的略懂机械华工学徒。
巨大木箱撬开,露出涂厚防锈油脂、泛冷冽金属光泽的精密机器时,整个兵工厂沸腾!黑炭带骨干技工围着“铁疙瘩”,激动手抖。这些机器,代表梦寐以求的力量!
“Gut! Sehr gut!(好!非常好!)”费舍尔用生硬中文夹杂德语,指挥工人小心搬运定位。德国技师立刻投入工作,一丝不苟安装底座、校准水平、连接动力(靠缴获蒸汽机)。刺耳金属摩擦和蒸汽嘶鸣在山谷回荡,如同最美乐章。
黑炭像磁石跟在费舍尔身边,如饥似渴学习,炭笔小本飞快记录。王老蔫安排学徒打下手,保证技师生活(特意备黑麦面包啤酒)。
另一边,六辆道奇卡车底盘组装起来。赵石头带运输局司机围着钢铁巨兽啧啧称奇。德国技师演示发动换挡。粗犷引擎轰鸣第一次在山谷响起,震撼人心!
“我的乖乖!这铁骡子,劲儿真大!”老车夫摸冰冷引擎盖惊叹。
“石头局长,有这家伙,从三江运粮到临江,一天跑来回!以前骡马队走三西天!”年轻司机兴奋喊。
赵石头黝黑脸笑开花:“好!太好了!都打起精神,好好跟德国师傅学!这宝贝疙瘩,以后是咱命根子!”
陆昭明站新建厂部瞭望台,俯瞰下方热火朝天。
机床在调试下试运行,锋利车刀切削钢坯,发出尖锐稳定声响,加工出光滑精确零件。
道奇卡车在临时场地来回行驶,卷起烟尘,展示强大机动能力。
黑炭带悟性高学徒,在费舍尔指导下,尝试用新机床加工‘快利’步枪枪栓关键部件,效果远超手工!
“铁流的根基,终于开始浇铸了。”陆昭明心中豪情涌动。这些冰冷钢铁精密齿轮,代表临江独立师未来的战争潜力。代价虽大,技师培训、原料供应、产能爬坡路虽漫长,德国人目的也不单纯…但这第一步,至关重要!
“告诉黑炭和石头,”陆昭明下令,“三个月内,我要看到新机床批量生产的合格‘快利’步枪零件!看到卡车队承担起临江到衡阳主要后勤运输!这是死命令!”
德意志的工业齿轮,开始在这东方土地缓缓转动,为陆昭明的钢铁洪流注入第一股强劲而充满未知的动力。军工的飞跃,己然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