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五十年代的猎人传奇 > 第九十二章 锃亮映星

第九十二章 锃亮映星

停在卖日用品的柜台。他用工业券、胶鞋票和大部分钱,换了一对沉甸甸、深蓝色、锃光瓦亮的厚搪瓷盆(一大一小,带双喜字),又给父亲买了一双厚实耐磨的军用胶底帆布鞋(翻毛皮劳保款)。用剩下的钱和毛票,买了一大块土黄色的粗肥皂,一小包珍贵的白砂糖(给母亲和晓兰泡水喝),还有一包大号的缝衣针和一束更粗韧的麻线。

回程,新买的物件用粗草纸小心包好,放在驴车上。那对深蓝色的搪瓷盆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泽。推开院门,小丫正踩着小板凳,踮着脚擦拭绳栏横筋上的灰尘。父亲则拿着新斧头,在院角劈着更粗的橡木柴,木屑纷飞。

“盆!新盆!锃亮的!”小丫回头,眼睛被那深蓝的光泽吸引,鼻尖沾了点灰。

周晓兰抱着孩子出来,看到那对崭新的搪瓷盆,脸上绽开惊喜的笑容,眼神温柔如水。秦晓柱伸出小手,想去摸那光滑冰凉的盆沿。

“胶鞋!还是翻毛的!”父亲秦老汉放下斧头,大步过来,接过那双厚实的帆布胶鞋,粗糙的大手爱惜地摩挲着结实的胶底和翻毛鞋帮,咧嘴笑着,露出被旱烟熏黄的牙齿,“好!这下雨天巡山、进林子,再不怕湿脚冻脚了!”他立刻脱下沾满泥的旧布鞋,换上崭新的胶鞋,在地上用力踩了踩,感受着那份厚实与干爽,那条伤腿蹬着新鞋,显得格外精神抖擞。

新买的深蓝搪瓷盆(大的洗衣,小的洗脸)被周晓兰用清水里外洗净,锃亮地放在灶房显眼处,映着窗外的天光。父亲的旧布鞋被仔细地刷洗干净,晾在绳栏下。白砂糖被母亲珍重地锁进炕梢的小木箱里。小丫好奇地用小手一遍遍摸着大搪瓷盆光滑冰凉的盆壁。

傍晚,灶房里飘出新米混合着野猪肉汤的浓香。那对深蓝的搪瓷盆在暮色中静静反射着天光,如同两颗落入凡间的深蓝星辰。绳栏上,青藤的翠绿与锃亮的盆影交相辉映。

熊油灯点亮,光晕温暖。昏黄的光透过高丽纸窗,清晰地映出一家人围坐的身影,投在厚实的新泥墙、丰盈的绳栏和那对崭新的深蓝搪瓷盆上。盆壁光滑的曲面,将跳跃的灯火和模糊的人影扭曲地映照出来,形成一圈晃动的、温暖的光晕。绳栏间,皮毛、干货、青松枝、石苇草、银白桦皮、缠绕青藤的影子与熏肉架上垂挂的肉条影子,在盆壁的映照下交织成一片奇异而丰饶的光影图景。

父亲滋溜喝了一口浓稠喷香的肉汤泡饭,目光缓缓扫过:灶台上锃亮崭新的深蓝搪瓷盆,父亲脚上厚实的新胶鞋,绳栏上层油亮的皮毛,中层累累的干菜药草,新添的青翠松枝、深绿石苇、银白桦皮和缠绕的青藤,檐下熏架上油润的肉条,厢房角落沉默的藤囤围子。他的目光最后落在那对映着灯火、光可鉴人的搪瓷盆上,花白胡子在灯光下微颤。

“盆亮了,鞋新了,肉汤也稠得挂勺了,”他声音不高,却像山石般沉稳厚重,带着前所未有的满足,“皮子顶梁,藤条护仓,新盆映着灯火亮堂堂。”他看向沉默吃饭的儿子,眼神是深不见底的安稳、信任与托付,仿佛将整个家的分量都沉沉地交付过去,“柱子,咱这家,这日子,真像这新打的搪瓷盆,里外都锃亮,盛得住油汤,也映得见星光了。风吹雨打,也就溅上几点泥星子,一擦,照旧亮堂!”

秦铁柱端起粗瓷大碗,碗里是温热的、浮着厚厚油花和肉末的浓汤泡饭。他大口吃着,滚烫浓香的暖流滑过喉咙,带来一种沉甸甸的饱足与力量。抬眼望去。灯光照亮了母亲用新肥皂搓洗父亲旧褂子时安稳红润的侧脸,盆中水波晃动映着她满足的眉眼;照亮了父亲结实的小腿肚稳稳蹬着崭新锃亮的翻毛胶鞋,脚边是劈好的柴垛;照亮了妻子低头用新针线缝补他磨破的裤管时温柔的侧影,灯光在她睫毛下投下柔和的弧光;也照亮了妹妹小丫趴在炕沿,对着锃亮的搪瓷盆壁好奇地做鬼脸,又在本子上画下那个圆圆亮亮的盆子,发辫上的桃木发卡在盆壁的反光里跳跃。

窗外,星河璀璨,月华如练。清冷的银辉漫过小院,浸润着新藤囤围子沉默的网格,浸润着绳栏上青藤缠绕的柔韧线条,也浸润着灶台上那对深蓝的搪瓷盆光滑冰凉的曲面。盆壁如同两泓深邃的潭水,静静地映照着漫天星斗和一轮皎洁的明月,将浩瀚的夜空,温柔地盛进了这方小小的灶房。夜风穿过绳栏的空隙,带来老藤的清苦、松柏的余韵、肉汤的浓香,轻轻拂动绳栏上悬挂的一切,发出细微而安稳的絮语。那锃亮的盆,在星月交辉下,如同这深山堡垒里最宁静的眼眸,映着苍穹,也盛满了人间烟火的踏实与光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