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战事。
时局多变,许多人都在跃跃欲试,但预知了未来主线走向的赵骥却反其道而行之,这才哪一年,先跳出的人肯定不会有好下场,他每天该上班就老实上班,下班就回家陪老婆孩子,关起门来谁也不见,整个人一副我没有半点儿非分之想的做派。
赵骥的态度很明白,我现在还是军职,只管指挥作战,别的我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想参与。
在本职范围内,赵骥专门过问了核武器的研制进程,毕竟手头有了趁手的家伙事儿说话才能有底气,不然美国人要是赖在海峡不走的话,完全解放全中国的事儿就会变得麻烦许多。
有了系统奖励的德国技术资料,原子弹目前的研制进度一切顺利,此外赵骥还特意点了物理研究所一个年轻人的将,让他负责氢弹的相关研制任务。
所有人都对赵骥的这次点将感到不理解,还有人劝他说这位年轻人没有留学经历,而且之前是研究核裂变的,而氢弹原理是核聚变,应该是找错人啦。
不过赵骥近乎固执地坚持了自己的意见,还专门下令务必要全力保障支持这位年轻人的工作。
离开物理研究所,赵骥又去了趟导弹研究所,有了红旗-1防空导弹的研制基础打底,现在其它型号导弹的研制进度快了许多,特别是在未来战事中尤为重要的反舰导弹已经顺利造出了样弹,就等着进试验场打靶定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