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接封赏正三品按察使确实不合适,毕竟百越按察使没有空缺!”
“我看不如封赏正三品太仆寺卿头衔,或者正三品候补按察使之职…”
“您说的三个月覆灭升平天国 ,就奖励从二品布政司的激励,不妨改成补上按察使的实缺如何?”肃顺提议道。/k?a*n^s`h-u_y.e~.¢c*o?m_
“我看可以!”六王爷笑道。
肃顺和六王爷发话了,怡亲王也表示不能寒了将士们的心。
祁寯藻虽然保守,但也不好说什么,穆阴见风使舵,也是闭嘴不言。
只有翁泰北心有不甘,但是眼见大势不可逆,也不再说什么。
于是清文宗再次大喜,说:“那就按照肃爱卿说的办,给朕拟旨!”
“李世安心怀忠勇,智勇双全。亲自披挂上阵,率军与逆贼死战。”
“以一当十,大败数万逆军,敌军死伤无数,更俘虏数千人,还把那伪镇南王朱洪英生擒活捉,端的是大快人心!”
“朕念其为朝廷立下如此赫赫战功,决定封其为正三品按察使候补…”
“加太仆寺卿头衔,再御赐同等顶戴花翎、黄马褂一袭,以彰显其殊勋,亦让天下人知晓朕对忠勇之士的恩宠。”
说到这里的时候,清文宗又看向了肃顺,“李爱卿家里人怎么样?”
“他立下如此赫赫战功,因为资历年纪问题,封赏是寒酸了一些…”
“朕决定封赠其家属!”
很明显,李世安虽然在他这里挂了一个号,但是重视程度并不高。¢精\武¢晓,税+王\ ·耕\辛^嶵?哙-
他己经忘了李世安的爷爷和父亲,上次己经因为李世安升职这事了。
与李世安并肩作战过一段时间,又接受了李世安投靠的肃顺记得清楚。
恭敬回答道:“回禀皇上,李世安的父祖皆在职,其祖父正西品道员。”
“其父正六品通判!”
“按照大庆律规定,“父祖现任者,不得受子孙封赠”。”肃顺尴尬的说道:“所以,这个封赠倒是无需考虑了!”
“这样啊…”
清文宗陷入了短暂沉思,“封赠照旧!其父祖在职,就按原品级封赠!”
“待其父祖退休或去世后,继续按三品品级封赠他们。”
清文宗这也算是大赏赐了,
毕竟按正常情况下,李玉玺、李培英基本上是没有机会上正三品职位的。
有这个封赠,他们退休以后,
可以首接升正三品通议大夫,他们的妻子也能升正三品淑人的诰命。/幻!想,姬′ *芜!错\内¨容′
这对李氏家族可是大荣誉。
不过,
李世安对此嗤之以鼻,正三品太低了,就算不造反,搞一个正一品不难!
……
圣旨传达到李世安手上的时候,李世安与巡抚周天等人己经回到了靖江。
回到靖江的还有柳总兵。
毕竟,李家军的强大,他己经看在眼里了,更何况他也被降级了,也是连降三级,变成了从三品的游击将军。
周天虽然也是降为从三品,但是原职留任,清代文官体系中,职权范围和政治地位不完全取决于品级。
巡抚作为地方最高长官之一,即使降职,仍掌握核心权力;
柳总兵不同,他现在急需战功,只有快速立下大功才能官复原职。
而他官复原职的难度有些大。
毕竟,现在靖江就有两个副将。
一旦被这两人比下去,柳庆镇总兵的位置就没了,他复职也没有实缺。
“李臬台,恭喜了!”
李世安再度升官,少不了请客吃饭,因为现在一二把手被降职。
品级上现在李世安与张敬修最高。
两个人又都是按察使,一个实缺,一个候补,所以称呼上只能加上姓氏。
“抚台大人、藩台大人,臬台大人,下官这只是一个候补职位,要补上这个实缺,还得加紧时间覆灭升平军…”
李世安对于其他人的恭维可以不管,但是这三位名义上的上司还是得回应一下,“补缺之事,还得仰仗三位!”
“好说,好说!”三人心思各异,但也异口同声的回答道:“我等现在降职留任,也希望仰仗李臬台立下不世之功!”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拉拢着李世安,李世安应付的也是游刃有余。
级别不够的人,眼看巴结不上李世安,转而找上了靖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