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赶紧推脱,后背己经湿了一片。
贡王爷眯着眼睛,手指敲着桌子,“奉军给的期限还宽裕,够你调人过来。”
方明心里首打鼓,这他娘的是断他后路啊。
给奉军送粮,以后还怎么在关内混?
可王爷的命令又不能不从……。
思来想去,方明只好把刘振邦手底下那三百号蒙古马匪调来充数。
粮队出发那天,方明骑在马上,脸色比苦瓜还难看。
他堂堂鸿蒙寨的司令,如今倒成了奉军的运粮苦力。
到了白陉邑地界,远远就看见奉军的骑兵在巡逻。
那是张远山的嫡系部队,专门守着入关的要道。
其实张远山也是没办法才找贡王部要粮。
晋省这几年闹旱灾,地主家的粮仓都见底了,穷人家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奉军打到大同城下后,老百姓拖家带口往南逃,把家里最后一点粮食都带走了。
奉军虽然一路势如破竹,可抢到的粮食还不够塞牙缝的。
这回奉军入关,可不光是来打秋风。
更深一层的意思,是要跟晋省境内的“关中狼”韩大棒子唱双簧。
虽然两边压根不认识,连面都没见过。
不过韩大棒子倒是挺会把握机会。
没了刘镇华的骑三师和中央军盯着,八月初就在河南北边,把南阳警备旅罗谯松部,打得屁滚尿流,从山沟里杀出来了。
听说韩大棒子打了胜仗,郭松龄立马撤了吴家窟的包围,带着人马回到大同城下。
他要等贡王部送来的粮食,他们带的军粮己经见底了。
三万奉军每天人吃马嚼的,大同又有晋绥军精锐第六旅镇守,他们攻打不下来。
张远山和郭松龄一合计,决定先把奉军新编第10师撤回奉天,只留新编第6师在大同。
只要奉军还在大同杵着,就能牵制新顺政府好几支军队,给韩大棒子减轻压力。
临走前,张远山拉着郭松龄叮嘱,“郭老弟,你带着这点人马在人家地盘上,可得悠着点儿。稳住就是胜利。”
郭松龄一脸不屑,“新顺那些软脚虾,哪支部队敢跟咱们奉军硬碰硬?都是些缩头乌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