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x`i¨a?o*s¨h,u.o¢y+e¢.~c-o-m.
岛上的美军今天是在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迎战,虽然人数比日军要多得多,但士气和状态实在太差了。
最终依靠地形才勉强在一个突出的半岛稳住了战线。
这完全是计划之外的事。
也就意味着,美军在胜连半岛上没有任何打持久战的准备。
原本半岛上虽然也有一点驻军,但人数并不多,相对的,储备的弹药和物资也没有多少。
美军运到岛上的补给物资和武器弹药,绝大多数都在己经被日军夺回的区域,一小部分毁于昨夜的炮火,大部分如今己经落入了日军手中。
仅凭胜连半岛上这点物资,要不了多久,这些美军就会陷入弹尽粮绝的地步。
这种状态下,想要指望这些美军反攻是不可能的,哪怕不考虑来自日军舰炮的威胁,继续拖下去也非常危险。
更何况,如今胜连半岛上又没有日军,无须担心打到自己人,那些搁浅的战舰又怎么可能放弃炮轰美军的机会呢?
虽然麦克阿瑟和尼米兹己经分析过,经过大半夜的高强度炮击,日军这些军舰上除了7艘战列舰的主炮应该还有不少炮弹之外,副炮和巡洋舰、驱逐舰的弹药估计己经没有多少了。!萝~拉?暁·税- `勉!沸\岳+独.
但再发动一轮炮击,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也不需要昨晚那么高的强度,只要保持随时都有炮弹从天而降,让美军在神经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再熬一晚就够了。
明天还能剩下多少战斗力?
这条临时防线又怎么可能挡得住日军的进攻。
要是现在不当机立断撤退,等到明天,是真有可能全军覆没的,这后果实在太可怕了。
更关键的是,这是一个政治正确的问题。
战场上,胜败乃兵家常事,虽然此战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这并不是美军统帅犯下大错造成的。
日本人能够比美军统帅更早得知罗斯福总统去世的消息,并精准利用这个时间差,在美军飞行员陷入悲痛,无法及时起飞拦截的时候,用大批飞机发动自杀性袭击,瘫痪了美军的空中力量,才是此战失利最重要的原因。
战后真要追究责任,麦克阿瑟和尼米兹也是有理由推脱的,甚至可以把责任推到美国本土的情报部门身上。
罗斯福总统去世,日本人竟然能第一时间获取消息,比美国媒体公布的时间还要早得多!
这说明什么?
日本人早就在距离非常近的地方监视罗斯福总统的身体状况了,甚至有可能潜伏到了总统身边!
这不是国内反谍部门的严重失职是什么?
总之这官司是有得打的,也未必会输。.五¢4.看?书/ ,庚?新/嶵¨哙_
但如果对己经被困在胜连半岛,陷入绝境的美军士兵见死不救,那性质可就完全不同了。
谁敢下这个命令,就等着上军事法庭吧!
。。。
果然不出所料,日军的舰炮又一次开火了,无数炮弹以抛物线越过近20公里的距离,落到了胜连半岛上。
但此次炮击,日军的火力明显比半夜刚开始炮击的时候弱了很多。
日军冲滩搁浅的34艘军舰,有两艘己经被炸掉了弹药库,虽然没有沉没,也不可能沉没,但基本失去了战斗力。
另外32艘军舰也在持续数小时的轰炸中受损不小,虽然没有被引爆弹药库,但也有一部分舰炮被炸毁无法再使用了。
更何况,除了7艘战列舰的主炮在搁浅后只进行了一个小时的高强度炮击,后面的时间都将炮口对准外海,保持威慑让美军舰队不敢靠近之外,
战列舰的副炮和其余27艘军舰的主炮和副炮全都顶着空袭,继续向岛上美军占领区炮击了好几个小时。
虽然出发前携带了尽可能多的炮弹,如今也没有剩下多少了。
而且,连续好几个小时的高强度炮击,也导致了一部分舰炮损坏。
如今仍然能够开火的舰炮,己经不到总数的一半。
但对胜连半岛上的美军来说,日军的炮火却比昨晚更密集了。
因为日军舰炮要打击的区域也变得更小了,仅有之前的十分之一。
开炮的日军并不知道炮弹究竟会落到哪里,炮手只是按照长官提供的坐标,对整个胜连半岛区域进行无差别盲射。
但也正因为如此,美军也无法判断这些炮弹的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