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向牛奶海:百慕大的低语 (1963年6月)**
沧澜号如同一条银色的箭鱼,轻盈地切开加勒比海西北部温暖而澄澈的碧波。·0`0`小¢税-旺. \首-发?在她身后,“怒涛”号巡洋舰厚重如山,“裂风”号驱逐舰则如警惕的猎犬,保持着严密的护卫阵型。三艘舰船组成的编队,正朝着那片笼罩在无数谜团与不祥传说之中的海域——百慕大三角——坚定进发。
船上的气氛,被路飞那永不枯竭的兴奋彻底点燃。
“哇哈哈!百慕大!魔鬼三角!超级——刺激的冒险!”路飞整个人挂在沧澜号最高的桅杆(虽然主要是装饰)上,手臂随风乱舞,眼睛瞪得比探照灯还亮,“失踪的飞机!消失的轮船!还有海底的怪物、外星人基地、时间裂缝!太棒了!我们一定会遇到最厉害的冒险!”
他的热情极具感染力,布琳和李路菲也跟着在甲板上蹦跳,模拟着和“海怪”搏斗的动作:“看招!橡胶橡胶……呃,不对,布琳飞踢!”“海怪吃我一记李路菲铁拳!”
就连一向沉稳的凌云,看着远方逐渐变化的深邃海色,眼中也流露出跃跃欲试的光芒。柳生静云抱着他的“潮生”,站在船艏,如同定海神针,气息沉静,但目光也投向了那片未知的海域。
**传说的低语:围绕罗宾的讨论**
作为船上最博学的存在,罗宾自然成了众人讨论的中心。她坐在甲板的遮阳篷下,面前摊开几本厚重的笔记和航海日志(有些是帝汶岛珍藏的古籍复本,有些是十三妹情报网搜集的近代资料)。张安琪、娜美、凌云甚至柳生都围坐过来。
“罗宾姐!快说说!百慕大到底有什么?”布琳迫不及待地问。
罗宾推了推眼镜,声音清晰而富有磁性,将这片海域的恐怖传说娓娓道来:
“这片三角区,顶点是百慕大群岛、美国的迈阿密和波多黎各的圣胡安。一百多年来,被它吞噬的船只和飞机,记录在案的就有数百起。”
“最著名的,是1945年12月5日,”罗宾翻开一份资料,上面是模糊的飞行队照片和电报记录,“美国海军第19飞行中队,五架‘复仇者’鱼雷轰炸机,在一次例行训练中,连同14名机组人员,在这片海域上空彻底消失。·天′禧~暁*税?网` ?追?罪`辛!漳?踕!派去搜救的‘马丁水手’水上飞机也一去不返。他们最后的通讯充满了困惑:‘所有仪表都失灵了……我们分不清方向……连大海看起来都不一样了……白色水域……’”
“哇!白色水域!那是什么?”李路菲惊呼。
“还有更早的,”罗宾翻过一页,是一张泛黄的帆船素描,“1918年,巨大的‘独眼巨人号’运煤船,载着309名船员,从巴巴多斯驶往巴尔的摩,途经百慕大附近后便音讯全无,没有发出任何求救信号,生不见人,死不见船。”
“1840年,法国帆船‘洛查理号’被人发现漂浮在海上,船体完好,货物整齐,餐桌上甚至还有没吃完的食物……但所有的船员,如同人间蒸发。”罗宾的声音带着一丝寒意,“最早的记录,甚至可以追溯到哥伦布。1502年,他的船队经过这里时,遭遇了可怕的磁暴,罗盘疯狂旋转,天空瞬间变得如同黑夜,巨大的海浪仿佛要将船撕碎。”
这些冰冷的事实和诡异的描述,让兴奋的布琳和李路菲也不由自主地缩了缩脖子。连娜美都感到一阵寒意爬上脊背。只有路飞,在桅杆上听得更加起劲:“失踪!神秘!太有趣了!”
张安琪皱着眉头,更关注科学解释:“罗宾,科学家们怎么说?磁场异常?海底甲烷爆发?”
罗宾点点头:“这些都是主流假说。强磁场干扰导航设备,导致迷航;海底沉积物释放大量甲烷气泡,瞬间降低海水密度,让船只毫无征兆地沉没;或者引发海面空气密度变化,导致飞机失速坠毁。还有理论涉及复杂的洋流和突发性的极端天气,比如‘晴空湍流’或微型暴风。”
“但是,”她话锋一转,镜片后的目光变得深邃,“没有一种理论能完美解释所有案例,尤其是那些连残骸和求救信号都找不到的集体失踪事件。这就给了更……大胆的猜测空间。时空扭曲、平行宇宙的入口、失落文明(如亚特兰蒂斯)的能量屏障,甚至是……”她顿了顿,“外星智慧设下的陷阱或观察站。*k^u¨a?i\d,u\b′o?o/k..,c?o¨m+”
“切!我才不管什么理论!”路飞从桅杆上跳下来,落在众人中间,橡胶拳头砸在掌心,“冒险就是要去探索未知!管它是磁场还是外星人,找到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