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名词’。”
“这个主意好!”赵刚赞同道,“理论结合实际,由浅入深,战士们才更容易接受。特别是图解,非常首观。”
“至于学员……”林向北略微沉吟,“我初步的想法是,第一期‘星火班’不宜人太多,贵在精而不在多。大概选拔六到八名学员就足够了。标准方面,首先自然是思想进步,政治可靠,这一点赵政委您来把关最合适。其次,最好能有一定的识字基础,这样学习理论会快一些。当然,如果动手能力特别强,或者在某些方面有特殊天赋,比如对机械特别敏感,或者曾经做过铁匠、木匠之类的,即便识字不多,我们也可以破格考虑,重点培养其实操技能。”
李云龙一听要选人,眼睛顿时亮了:“他娘的,选人这事儿老子在行!回头我就在全团干部会上通报,让各营连把自家最机灵、手最巧的小子都给老子送来!不过,话又说回来,林小子,你这又是要修房子,又是要写教材,还要亲自教学生,忙得过来吗?要不要老子再给你拨几个人打打杂?”
林向北感激地看了李云龙一眼:“谢谢团长关心,人手方面,张大哥他们己经帮了我很多。修缮龙王庙的事情,就拜托团长了。教材编写和教学,我会尽力而为。只是,我希望‘星火班’的学员,不仅仅是来听我讲,更要动手去做。所以,我接下来的第一个教学计划,就和我们眼下最头疼的问题有关。”
赵刚和李云龙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来。
“哦?什么问题?”李云龙追问道。
林向北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一字一句地说道:“就是我们‘林氏铁瓜’的哑火问题。赵家峪一战,我们投出了十几颗,却有两颗没响。这个比例太高了!不解决这个问题,‘林氏铁瓜’就称不上是真正的利器。所以,我想把这个问题,作为‘星火班’的第一个攻关课题,也是第一堂实践课。让学员们从一开始,就学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李云龙闻言,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驳壳枪都跳了一下:“好小子!你这想法,对老子的胃口!他娘的,就是要这样!从战场中来,到战场中去!学那些花里胡哨的顶个屁用,能帮老子多打胜仗,多干掉几个鬼子,那才是真本事!”
赵刚也含笑点头:“向北同志这个思路非常好。以问题为导向,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教育理念。我相信,在你的带领下,‘星火班’一定能办出成绩,为我们独立团,为我们的抗战事业,培养出一批真正的技术中坚!”
夕阳彻底沉下山坳,龙王庙内,昏黄的油灯被点亮,映照着三张充满希望和决心的脸庞。独立团的“星星之火”,即将在晋西北这片饱经烽霜的土地上,悄然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