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端起面前那碗浑浊的地瓜烧,对李云龙和林向北郑重地说道:“李团长,林教员,还有独立团的各位同志,我周靖宇,敬大家一杯!”
他将碗中酒一饮而尽,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语气中带着由衷的感慨:“说实话,来之前,我对贵团的‘林氏铁瓜’,是存有一些疑虑的。毕竟,我们接触过不少部队自行研制的‘土装备’,大多是雷声大雨点小,实用性堪忧。但是,今天小张庄这一战,我周某人,是真真正正开了眼界,也服了气!”
他转向林向北,眼神中充满了欣赏与赞叹:“林教员,你年纪轻轻,却能有如此才学和创造力,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研制出威力如此巨大的手榴弹,实属难能可贵!这种土法制造的手榴弹,竟能有如此可靠的起爆率和惊人的杀伤效果,了不起!真是了不起啊!你为我们八路军的武器装备革新,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林向北连忙起身,谦虚地说道:“周副科长过奖了。这都是团长和政委领导有方,也是‘星火班’全体学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的技术还很粗浅,‘林氏铁瓜’也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威力还可以再提升,生产效率也需要想办法提高。”
“不骄不躁,很好!”周靖宇赞许地点了点头,随即又看向李云龙,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李团长,你这‘实战演示’,虽然是冒险了些,但也确实让我们最首观地看到了‘林氏铁瓜’的价值。你手底下,不仅有能征善战的虎将,更有林教员这样的技术奇才,独立团真是卧虎藏龙啊!”
李云龙一听这话,顿时乐得见牙不见眼,他叼着不知从哪儿摸出来的半截旱烟袋,美滋滋地吸了一口,斜着眼睛,得意洋洋地说道:“周副科长,我老李说话算话吧?咱独立团的兵,别的本事可能不大,但就是能把手里这些破铜烂铁,想方设法变成小鬼子的催命符!咱们跟小鬼子拼装备,那是茅坑里打灯笼——找死!但咱们能拼脑子,拼智慧,拼这股子不服输的狠劲儿!有林小子这样的知识分子给咱们出谋划策,再加上咱们这些大老粗肯下力气干,就没有造不出来的东西,就没有打不赢的仗!”
赵刚在一旁适时地补充道:“周副科长,正如老李所说,我们独立团的技术革新,也是被逼出来的。在敌人的严密封锁和残酷‘扫荡’下,我们根据地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想要打破这种困局,除了依靠坚定的意志和灵活的战术,武器装备的改进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林氏铁瓜’的成功,不仅仅是为我们增添了一件利器,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了我们完全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因地制宜,改善装备,提高战斗力,从而更有效地打击敌人,减少我们战士的伤亡。这对于坚定根据地军民的抗战信心,对于我们整个边区的军工发展,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借鉴意义。”
赵刚的一番话,将这次技术革新的意义,从单纯的武器层面,上升到了战略和政治的高度。周靖宇听得连连点头,他知道,赵刚所言非虚。敌后战场的艰苦,他是深有体会的。
独立团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取得如此突破,其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几颗手榴弹本身。
“赵政委说得对。”周靖宇放下酒碗,神色郑重地说道,“独立团的经验,非常宝贵。这次回去之后,我会将今天所见所闻,以及‘林氏铁瓜’的详细情况,如实向旅部和师里汇报。我相信,首长们一定会对独立团的技术革新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他这句话,无疑给李云龙和赵刚吃了一颗定心丸。李云龙更是兴奋得一拍大腿:“那敢情好!周副科长,您可得替我们多美言几句!咱们这‘星火班’刚开张,缺人缺料缺设备,就指望着上级能给咱们多拨点资源,让我们把这摊子搞得更大,将来好给全军输送更多的‘铁瓜’,甚至是‘铁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