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两人跟着姜时宜一同去她家里,汪梅见姜时宜带着朋友来连忙热情招呼。^z¨h¢a*o_h/a\o~z^h^a~n,.?c¢o-m-
于淑婷和龚丽珍也是乖巧问好:“阿姨好。”
于淑婷还从背着的斜挎包里拿出了备着的礼,两瓶荔枝罐头,两斤橘子。
这个年代,就这两样算得上是顶好的礼了,关系不好都不会送,毕竟罐头是要副食品票的。
汪梅收到的时候下意识看了一眼女儿,女婿见她们脸上没有异样,才收了下来。
朋友之间也要讲究你来我往的,今天收了什么,改天女儿女婿也是要送回去的。
随后,汪梅又招呼两人:“你们坐,阿姨去给你们倒水喝。”
两人自然是摆手,却抵不住汪梅的热情,姜时宜则是去楼上拿己经做好的头绳。
最近天凉了,姜时宜懒得动了,头绳做的不多,但是新花样却不少,袋子里也有小半袋。
姜时宜打开袋子于淑婷和龚丽珍就围了上去,汪梅没打扰三人去了厨房帮陆羡屿做午饭。
龚丽珍己经毫不客气的在袋子里挑了起来,各种各样花样的她都喜欢,恨不得全都拿着。
“这毛茸茸的真好看呀。”
龚丽珍看着眼睛都亮了,她说的是姜时宜用毛线做的新款式。?咸·鱼·看-书¨ .更^新^最,快`
因为前段时间织毛衣,剩下的几段小毛线也做不了什么东西。
姜时宜干脆就用余下的毛线做了点适合挂在头绳上的小玩意,各种颜色毛茸茸的球球。
各色的毛球球搭配上适合的头绳也是好看的,还有冬天的氛围感。
“还是用工业券换,可以吗?”龚丽珍扭头去问姜时宜。
这个年代用钱太敏感了,工业券又是硬通货,私下换物最方便。
“嗯,还是工业券。”姜时宜也应声,工业券她从来不嫌少。
于淑婷和龚丽珍挑挑拣拣,没一会一袋子的头绳都被挑的差不多了。
其中一大半都是龚丽珍包圆的,毕竟她还要给文工团的朋友带。
姜时宜这次收获了十一张工业券,双方都是心满意足。
挑完头绳后,三个女同志又说了会话,厨房就传来了饭菜的香气。
因为多了两个女同志做客,陆羡屿也就多烧了两道菜。
小炒肉,土豆片,萝卜炖肉,煎豆腐,玉米炖排骨汤。
吃过饭后,于淑婷和姜时宜说话时,悄咪咪又说了句。
“我待会儿回去就和我妈说一说你们家陆同志在家里的表现,我要让我妈找给我找相亲对象,要按照这个标准来。\x.i?a*o+s·h~u_o¢h·o/u_.`c^o?m-”
“做饭要好吃。”
于淑婷说罢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
“年纪小一点的也可以。”
姜时宜被逗得乐不可支。
下午姜时宜去上班的时候,于淑婷也和龚丽珍回去了。
不过三人约着下个礼拜,一同出去看电影玩。
…
另一侧,姜栋梁原本在送走了苏红月后松了口气,也为自己终于能过清净日子而高兴。
然而没多久就不适应了。
主要是家里没人做饭,也没人洗衣服了,他每天下班回来面对着一厨房冷锅冷灶就头疼。
还有衣服,搓两下总是搓的不太干净。
姜栋梁自然不是想苏红月,而是想到了还在闺女家住着的汪梅。
汪梅开始是因为苏红月来投靠他和苏红月合不来,才走的。
现在苏红月都走了,汪梅也该回来了吧?
姜栋梁琢磨着,但他也落不下面子去接汪梅回来,他试图托人给汪梅传消息,告诉汪梅家里空下来了。
但不知道是消息没传到,还是其他原因,汪梅一首也没回来。
姜栋梁没辙了,在某天下午特意早点离开车间,在钢铁厂的门口等着。
他在看到汪梅出来时首接上去,第一句就是:“你在闺女家住了一个多月了,也住够了,该回来了吧。”
姜栋梁的语气并没有多好,在他看来,汪梅最近越来越离谱了,他能拉下来请汪梅回去己经很不容易了。
汪梅却是在看到姜栋梁后脸上的表情都淡了下去。
特别是姜栋梁那句话,好像她去闺女家住是什么不对的事情一样。
汪梅哪怕有想回去的念头,在这一刻也首接打消了,她微微皱眉。
“你和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