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m.xinwanben.com
“我绝不会让你有事的!”我回头望着大理寺天牢的方向看了许久,而后才转身远去。
如今能决定李寒烟是生是死的唯一因素就是——世景帝在天亮之前,能活抢救回来!
如果在天亮之前,世景帝还没能醒来,那李寒烟将被直接押赴午门刑场,当众斩首。
漫漫长夜,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
这一夜,朝中的各大势力基本上都无法入眠,有的是在为如何营救太子而劳心伤肺。而有的则处心积虑,为了趁这个机会将李寒烟彻底铲除,以绝后患!
各大城门如今也尽数关闭,并且有重兵把守,其目的显而易见,无非就是想要封锁消息,要在长孙家族与其他隶属于太子麾下的势力,得到消息赶来长安之前,解决太子。
“结局到底如何,看来只有等到天亮才能有答复了。”我独坐在一座钟楼之上,仰望着那轮坠入西山的明月一声轻叹。
李寒烟如果真死了,消息不久之后便会传遍天下十三州,届时镇守巴蜀边疆的长孙家族,以及北御、皇权两司的部众,等等强大势力都会登临长安,往重点说,这天下将会因此而大乱。
“长安…长安,长治久安,希望你真的是长治久安吧。”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终于,随之清晨第一缕阳光破开云层,照射在大地之上,太医院也终于传出了消息。
“大喜大喜!皇上醒过来了!皇上醒过来了!”
这则消息很快便传散开来,世景帝没死,李寒烟也不用被押赴刑场斩首了,但结果到底如何,还要由世景帝来亲自定夺。
就在今日中午,世景帝将朝中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全部召集到了金銮殿中,要询问他们对中秋之夜,太子杀死九皇子这一事的看法和态度。
世景帝端坐在高座之上,脸无血色,看起来还很虚弱,他半睁着眼睛,目光在下方那些大臣的身上扫视了一眼,半晌之后才抬了抬手,道:“太子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吧?说说你们自己的看法吧。”
话音刚落,当即就有人出列,这是一位头发斑白,看起来能有七十多岁的老者,身着二品锦鸡官袍,头带三杆贤明冠。
他往前走了两步,对着世景帝俯身一拜,振振有词,道:“太子行凶纵然不对,但他毕竟是当今的储君。九皇子的死大家都很悲痛,但储君要再有什么差错,朝廷必乱,到底如何定夺,还请皇上三思!”
此言一处,当即就有人颇有不满的开口,道:“三思?三思个屁!储君就可以肆意杀人了?你也不看看他杀死的谁,那是当朝的九皇子,是他李寒烟的皇弟!今日残杀手足,明日是不是还要弑父了?!”
话音未落,又有人出列附议,道:“臣附议!连手
足兄弟都可以说杀就杀,这大唐的江山社稷将来若是交给此等人物,必定是民不聊生!臣以为,应当即刻依法将太子处死,重选储君,以正朝纲!”
“放肆!这储君是你说处死就处死,说重选就重选的吗?!太子杀人固然有罪,但罪不至死,岂能说杀就杀?”
“都残杀手足兄弟了,这还罪不至死?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何况杀人偿命是恒古不变的道理,难道储君就能例外了吗?!”
“附议!倘若太子行凶却不对其依法行刑,那还要这大唐律法做甚?后世子孙也会认为只要当上太子,成为储君就可以杀兄弑父,且不需要负任何责任,此等恶行断不可出现!”
各位大臣先后开口,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太子身份特殊,若有三长两短,朝廷必乱,建议宽带处理。
一派责认为太子残杀手足,其行恶劣,若不伏法,朝纲必乱,建议依法行刑,斩首示众。
“行了行了,你们的看法朕都已经明了。”世景帝一手轻柔着眉心,一手微微抬起,示意众人安静。
“太子不能死!”
这个时候,我提着紫辰黎云出现在金銮殿的大门前,犹豫了一下,到底是硬着头皮迈步走了进去。
“薛芷沫?她怎么也来了……”世景帝抬眼望了过来,苍白无色的脸上露出一点疑惑之色,口中低声自语着。
“儿媳薛芷沫,拜见父皇。”来到大殿中央,我冲着高座上的世景帝躬身一拜,耳边也随即传来的不满与不屑的嘀咕声。
“这不是两辽王府的那个薛芷沫吗?她怎么也来了?”
“这还用说吗?她现在是太子妃,太子出了这种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