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交流,取长补短,去芜存菁,渐渐融合形成了如今的言教。早在魏蜀吴争霸之时,言教弟子常凭利舌游说各方势力之间,谋求富贵,传闻言教第一任掌教有鬼才之称,谋略纵横三国……”
青衫书生接言:“……后至南北朝时期,言教凭借三寸之舌,上辅诸王建功立业,下护黎民存生留息。慢慢受到众生推崇,皇室信赖,发展到如今规模。”
抗锄少年听毕:“原来如此!”
罗老三问道:“说这和尚、谋士怎么都和神仙一样,一个化光而至,一个踏峰而行,便是身怀武艺绝学,也不应至此!”
渔家少女道:“一教之立,纷杂繁琐。武功仙法、奇门玄术皆有涉猎甚广,方能久存于世。我们俗人难如登天之事,八教弟子历年修炼,皆可能为!”
罗老三,金衣富商、锦衣青年等众人同问:“仙法,玄术,从何而得?如何学得?”之类的言语。
渔家少女只是一笑:“我只是听说,是真是假,不得而知!”
此时高峰之上,业菩提左侧佛者,踏步而言:“徐掌教约众人来此,商议诸教立世共存之事。听闻唐掌教不日将卸下教印……?还望唐掌教多顾病体才是!”
唐无子摇着白扇:“咳咳,多谢大师挂心。鄙人卸印之日尚有月余,便会安心治疾。不过此刻,咳咳……鄙人依然是言教之掌教,既在其位,咳咳,则谋其政!”
业菩提言:“阿弥陀佛!释摩尼,佛者谨言!”
释摩尼回应:“副掌教!释摩尼有说当说,五胡峰会商讨之事重要如何,不必多论。从长远来看,唐掌教并非代表言教与会的最适人选!”
业菩提道:“释摩尼,你……”
唐无子哈哈一笑:“副掌教休怪!咳咳,释摩尼大师所言确实合情……”一语未完,却听得天外音至:“大师所言自然合情合理!”
语甫落,却见一妙龄女子骑着雪白大狐,从云端再吟诗号:
阴阳调息,孕天地方生万物,五行观天时。
博众取菁,通儒道而知法墨,杂身化玄一。
诗毕,狐步而至五峰之一。
山下众人见着大狐,瞠目而叹,顿时纷纷攘攘一片哗然的讨论起来。
果然好一只大狐,且看生得怎般模样:
雪绒浴身,赤瞳染目,四爪蹬风竞神兽。
俯首晃体,摆耳摇尾,轻身浮云赛仙骑。
“爹爹,你看,大狼来了!”罗小杏叫到,罗老三抱起女儿:“哈哈,那不是大狼,是狐!这次爹带你出来,就是让你长见识的!”
自五胡乱华之始,各种兽族妖物丛生。至今数百载,华夏大地遍布各种飞禽异兽已非奇事,汉家百姓见怪不怪。但仍有部分胆小之人,见狐而窜。
锦衣青年啧啧称赞:“客兄,这般大狐,当真少见!比之我等上次游东海之时,所见的蛟龙一般大小!”青衫书生笑而不答。
这时听得高峰之上,唐无子躬身道:“咳咳,苏掌教,一别无恙?鄙人有礼!咳咳……不知上官掌教可安好?”
从狐上跳下一女子,只看这番相貌:
墨装袭身素带饰体,身轻盈,白履裹玉足。
淡妆描眉浅朱染唇,目旖旎,秀髻插红梅。
这骑狐女子一现身,那青衫书生一双清目看得痴了,仿佛四周喧杂不再,大千世界只剩自己和眼中之人!情至而脱口:
清妆素抹敛风雅,千缕青丝不解烦。
颦眸目转藏英姿,百般韵味怎销魂。
骑狐女子手持一支木笛,瞪着唐无子道:“我说‘大师所言自是合情合理’,你是否有异议?”
唐无子略有思索,言道:“没有!咳咳……”
骑狐女子又道:“既然没有,为何还恬不知耻,参与五胡峰之议事?”
唐无子接言:“咳咳,苏掌教此言差矣!我等诸教议事,其讨论结果影响未来时期有多久?便应该由掌控教位相同时期的人来参与!”
骑狐女子说道:“既然明白这个道理,这次徐老道约我等商议诸教立世共存,必是长久之计,你这没几天的掌教,只怕是与商议结果不符。”
下山众人似听得明白,张妈言道:“刘嫂,我好像看出来了,这和尚也好,女子也罢,这些人都不愿意那个黑衣秀才来这里参与,却不知道是何原因?”
刘嫂言道:“我等都能看出来,想必大家都能看明白。至于什么原因,我哪知道?”
高峰上唐无子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