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六朝山佛论无边允生殿高谈无忌
话说五胡峰一役后,众位掌教各自散去。
不提旁人,且说佛教副掌教业菩提,领着两大护教:释摩尼、舍利曼腾云踏步,匆匆数日,返回佛地六朝山,且看此山怎番生气:
佛光绕峰云霓遮岭,三界众生万躯膜拜。
湖面烟霭灵泉映霞,六朝帝王一心觐见。
众佛者进了六朝山,缓步走向允生殿,佛教之域再无旁者,业菩提边行边言:“阿弥陀佛,此番众教往各地取获法器,尔等怎生看待?”
释摩尼言道:“五胡妖兽封印已久,有无法器制约无异。诚如掌教所言,当今八教不似往昔融和,能借此契机,深化众教弟子联手之谊。”
业菩提点首:“阿弥陀佛,正是!但既然是历练,便有得有失。众教本有间隙,若弟子们再因法器之属加深误解,怕是偏了老衲本意!”
舍利曼接言道:“不然,八教理念不同,日后各自执念是必然之势。但此番取各地法器,一来可以历练弟子,二来法器归于八教充盈教理,倒是好的,但……”
见舍利曼一言又止,释摩尼问道:“嗯?怎地?”众人边说边走,已来到允生殿,却看此殿怎番气势:
八方顶梁庄重,头顶碧瓦映堂,泥土佛身真心敬。
四面青壁威严,脚踏紫砖净地,禅者诉言雅俗聆。
进入殿中,舍利曼言道:“只怕如今众教理念不似往昔坚定,众弟子也多有散懒怠慢,是否有能力取来法器,尚未可知。若是再起了伤亡,岂不巧拙相易?”
业菩提闻罢,只道了一句:“阿弥陀佛!”这时,一声禅号飘然而至:
佛理于心不于言,在家出家,何必执着?
禅意重悟不重参,有发无发,怎生差别?
禅号甫落,便见一佛者昂首走来,且看这佛者身貌:
剑眉凤目,长发飘逸,青纹布缕不染尘。
体态均拔,身挺肩阔,手执玉珠却思凡。
再观佛者手捻佛式,轻言道:“诸位佛友,一路辛苦,此番会役,可还顺利?出家人无尚尊恭候了!”
只听释摩尼低声叨念:“出家却不剃发,又如何称得出家人?”众人也不知听没听到,无人理会。
业菩提回言:“阿弥陀佛,诸事无碍。有劳佛友挂怀,掌教如何?”无尚尊言道:“亦是无恙!”
业菩提刚想言一句‘如此就好’,尚未出口,便听释摩尼问到:“无尚尊,怎地是你?如何不见阿陀罗与沙弥尼?”
无尚尊言道:“沙弥尼正在协助掌教疗伤,阿陀罗正在一字禅心庭招待艺教来客,已有数日。”
释摩尼又言道:“一字禅心庭?那里可是我们佛者静修之地,如何去了哪里?来客不都是在九方归云园吗?”
业菩提则问到:“阿弥陀佛,一字禅心庭,九方归云园,不过都是石垒砖彻,木雕土堆,有何差异?无尚尊,掌教伤势可有进展?”
无尚尊言道:“回副掌教,之比诸位佛友去五胡峰时,好了甚多!”
“如此就好!”业菩提点首称是。
“艺教来者何人?又所谓何事?”释摩尼阙声问到。
无尚尊回言:“来者屈士言,至于事由,他说只找掌教或者副掌教,旁人无益,所以并未言明。如今谛涅盘掌教闭关疗伤,只待副掌教归来再做定夺!”
业菩提点首道:“既是如此,老衲这便去见艺教贵客!”
“且慢!”舍利曼言道:“副掌教,我等今日刚刚回到六朝山,不如安歇一日,明日再见屈施主不迟。”
“这……”业菩提正犹豫不定,无尚尊言道:“屈施主对一字禅心庭的景色也十分称赞,我相信他也乐得多赏一日。”
“既然如此,无尚尊,明日安排与艺教贵客相见!释摩尼,你将五胡峰上法宝之事告与众人,便自行歇息去。”言罢,业菩提便自行去了。
无尚尊捻手施礼,回了一声是,然后看了舍利曼一眼,示意微笑。后者面无表情,直径走开。
一日无话,次日允生殿上,业菩提、释摩尼、舍利曼皆在。不多时,只见无尚尊先行入殿,道了一声请,便听一声诗号响起:
言毕,见一个文生步入殿内,约二十五、六岁的年纪,向众佛施礼:“见过诸位佛者,艺教屈士言有礼了!”众佛者抬眼来看,这人身貌:
黄纹披挂金衫衣,头顶华帽,相貌平平。
束带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