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辅宋 > 第一章 国子监的抢险救援队

第一章 国子监的抢险救援队

理好像是这么个理,钱晟恍然明悟,他们这群人遇事太少,没有经验,差点酿成了大错。

钱晟又挠了下头:“这个……确实是考虑不周,那下面该做什么?”

木已成舟,来到客厅,接过腊月递给二人的姜汤,里面放的有白糖,味道刚刚好,李贤喝了一小口:“把大家集合过来开会!”

……

国子监几乎所有同窗的联系方式,李贤在到达国子监的第一个半月内,便全都掌握了,还专门用小本本记载成了同学录。

故而,寻找到孙德公孙圩等十几人,并不是什么大问题。这群人毫无疑问,大部分在洛阳有临时住处。

只是找人通报这件事,可就苦了南温的两条腿。

匆匆花费了一个半时辰,南温才堪堪把信件送完。由于下雨的缘故,这群人恰好都窝在家里,没怎么外出。

得到消息后,陆陆续续就有认按照李贤书信上的指引,往李园而来。

为了招待这群同窗,李贤专门让腊月熬了一大锅的姜汤。

最先赶来的是,距离最近也是最先得到邀请的张德。

收到仆从递给他信件的时候,张德正陪着张母聊天,并说道想过两日和几个国子监同窗一同去开封抗洪抢险。谁曾晓得,这话一说出口,张母就铺天盖地地把他骂了一顿,说着开封那么危险,是争着想去送死云云。

张德和母亲顶了几句嘴,看到李贤的信,便趁着机会火速溜了出来。

一见面,张德就朝李贤行礼道:“同窗,我那家今天是回不去了,今天可能还要在你这里将就一晚。”

张德来的时候,李贤和钱晟研究着开封周遭地形图,听之言语,再听张德解释,李贤也就应了下来。

但他还是劝了劝张德,他们国子监学子前往开封救援这事,务必要夺得家里人的同意。

张德点了点头,他熟悉母亲的性格,只是有些不放心罢了,过上一晚,回去说准成。

于是,喝了李贤递过去的姜汤,身体热乎,也和李贤钱晟一样,开始研究起开封府辖区内的水文走向,及村落人群聚集形态。

后面公孙圩,及齐成,田桓,王鞍等十九人陆陆续续抵达。

人一聚齐,李贤便让大家各抒己见,开始讨论起救援的具体事宜。

其中,公孙圩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消息,他家在东京和洛阳中间的金水河流域,一个叫新郑乡的地方有不少家产,据昨日刚刚讨回来的仆从说,那里困了数千人。

当地官吏虽组织了救援,但因为人手不够,一直未能把所有人救出。

“新郑乡围困人数众多,地势相对低洼,只怕雨再这么下下去,金水河一旦崩溃,那数千没有逃出来的人,可能全都会完了!

依我看,我等同窗既然一时没有选出好的救援之地,此处离着洛阳又不远,只需不到一日的路程,不如我们带着家仆,一起去往此地协助?

同窗们以为如何呢?”

坐着的近二十位国子监学子都点了点头,没有什么建议。

最后把目光都看向了李贤,在李贤写给他们的信中,可是说过救援方向外,还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

而客厅中的大多数人基本上都有发言,只剩李贤一人坐在桌子畔,记录着什么,一直没有发言。出自礼貌,这群锦衣玉食地官宦子弟们,倒也没有非常不知礼仪的一涌而上,看上一眼。

李贤拿着笔,不断写写画画,当然不是无聊。任何的会议和发言,都需要有人总结和补充,进而把一个并不完善的计划,弄得完善。

他现在就在做这样的工作。

他等所有人都说完了,才咳嗽一声,清了清喉咙,紧接着触及所有人的视线。

“公孙兄的救援方向很好,方才还有张兄钱兄及其他同窗也讨论了我们应该准备什么,但在李某看来,还远远不够。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是去往新郑乡帮助当地官吏,抢救百姓的人和物资,不是游山玩水。

像方才齐兄说的那样,我们需要马车运输物资,像行军打仗一样,保证我们自身的物资救援,所以出行乘坐的马车定然不行,那样会增加马车的负重,让运输的物资减少。”

齐成想到了什么,问询道:“李家小郎的意思是,我们需要敞篷车?”

李贤点头道:“正是如此,我们可以把各家空余的敞篷车都聚集过来,各家若是有存粮,也可以想办法弄在一起,使之成为我们在洪水前线的物资补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