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尚书一听,忍不住出来回道:“堂堂国之一相,做出如此丧尽天良之事,丢尽了我等为臣者的脸面,若不严处,如何平我众臣之耻啊?”
萧歌山反问:“那不如革去李相的官职,任孙尚书你去燕北,可好?”
孙尚书一听慌了,这去燕北任重道远,且未知前路,他如何敢去?可纵是萧歌山这样问,他仍是壮着胆子再道:“李相虽有功社稷,是难得之才,可德行有亏,难以服众。皇上不能纵容他居功自傲啊。”
孙尚书不明白的是,此时此刻,就算是李光彦杀了人,放了火,萧歌山都不可能动他一根汗毛。
萧歌山派他去燕北,表面是和谈。实则是探燕北王城虚实,他们的计划,是要在不知不觉中,压兵北上。
萧歌山不可能再消耗大把的时间精力来培养另一个李光彦。
所以,面对咄咄相逼的孙尚书,萧歌山连把他轰出去的心都有了。
为了让孙尚书不再纠缠,也为了让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众臣不再联合相逼。
萧歌山只好让步:“若李相此去顺利,功过相抵,若有差池,所犯之罪一概而论。”
孙尚书一听,虽然不是特别满意这个结果,可是再怎么说,他也不能抢在梁家前头,表现太过激进,容易让萧歌山生疑。
如此,孙尚书鞠躬一拜:“皇上英明。”
萧歌山道:“孙尚书府中碰上如此之事,你的心情朕能理解。听闻你又添一丁,恰逢朕前日得了个倭国的琉璃笛子,便赐给小公子把玩吧。”
孙尚书何尝不知道,这是打个巴掌又给个甜枣:“谢皇上赏赐。”
下了朝,萧歌山调来了中卫军都统林冲:“朕记得,你是李相夫人的表兄吧?”
林冲跪在地上,低头回道:“是。”
萧歌山:“朕有件事要交给你。你申请几天假,假借探望李相夫人为由,替朕去查查,这些散布谣言游行示威的百姓中,领头的是哪些人,又和什么人接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