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的院外,不走了。
故意扬起声,说道:“唉,有道是风水轮流转,我家虽然输了铁刀战书,可没关系,这不,心柔这孩子争气,随便做点生意,就挣回来一大笔钱,现在是回来造福乡民来了!”
宋老太闻言,唇角不屑地撇了撇。
充耳不闻地,把大簸箕里的地瓜干,平摊在阳光下。
扭身又打算回屋。
明显是要规避一场正面碰撞。
黄老太瞳仁一缩,立刻朝着里面叫道:“宋知贤!你给我站住,你没听到我在说话吗?怎么,这是受了刺激了?气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这些天,黄老太因为无端造谣的事儿,被村民们指指点点。
往日里常来往的老姐妹和小媳妇,一见到她都离得她远远的,像躲瘟神似的。
让黄老太羞愤憋屈。
现在,好容易扬眉吐气。
她得意洋洋的语气里,都夹杂了戾气。
想好好给宋老太添添堵,把前些日子的委屈,找补回来。
宋老太身形一顿,回过头,“黄大翠,你这个人可真无聊,你家儿媳挣不挣钱与我有什么关系?我家需要同你家比?笑话了,旁的不说,我老大可是秀才,只这一点,你羡慕一百年都不及我。”
搁在平时,宋老太如此说,黄老太每每都被噎得脸色铁青说不上话。
不如就是不如。
差了那一纸功名,说什么话都找补不回来。
可今日不一样。
黄老太一改往日的颓势,意气风发道:“秀才也只是仕途的敲门砖,没什么了不起的,我家鸿波这些年积累学识,厚积薄发,未见得今年秋试就不中了,我方才与你说的是我儿媳,我儿媳有本事,做生意挣到钱就回来造福乡里,打麦场子三天义诊你不会没听说吧?没听说的话,多上外头打听打听,不要整日把自己闷在院子,多与外界接触接触,不然容易老眼昏花,孤陋寡闻。”
宋老太自然听说了。
嫉妒谈不上。
她只是有些疑惑。
请老郎中坐诊,并且连药钱都出了,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什么样的生意可以在几日之内赚到这么多。
黄老太得意洋洋地等着宋老太回应。
等了半天,却只等来宋老太分外冷淡的一句:“为何要打听,我对这事儿又没啥兴趣,既然大翠你人逢喜事,就别在我门前耽搁了,好走不送。”
说着,还往西边指了指,“打麦场子在那边,走慢些,切莫乐极生悲栽跟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