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就是侍卫来当御史中丞的事情。”
“还有此事?”
“不如父皇先用午膳?一边用膳一边孩儿说给父皇听。”
赵祯点了点头,晋阳则走出甘露殿,吩咐那些依旧胆战心惊跪在地上的太监宫女们赶紧起身,让他们把午膳给送了过来。
接着晋阳就一边服侍赵祯吃东西,一边将从赵微那听来的有关明朝锦衣卫的事情告诉了赵祯,这个特殊的特务机构使得朝堂人人自危,但是对百官却又起到了非常好的监督作用,褒贬着实难断。
“兕子是从何处听来的?”
。晋阳想起了赵微,面色微微一红:“这些日子在外面,孩儿结实了不少朋友,是他们告诉孩儿的呢,据说是哪个话本故事上看来的。”
赵祯笑着摇了摇头:“这种事情就只能出现在话本小说里了,成立这样的衙门,凌驾于国法之上,朕敢下这样的旨意,李纲跟苏秦那两个老货怕是就敢一头碰死在朕跟前。”
提起了李纲和苏秦,赵祯心情开朗了不少,言辞中对他们尽是夸赞,言下之意满是目前这盛世与这二人脱不开关系。
“目前汉国有这般盛世景象,还有一个人的功不可没呢,父皇可不能漏了。”
“哦?却是何人?”
晋阳抿嘴一笑:“自然是父皇您啦!”
赵祯闻言笑出了声来:“就你滑头。”
“孩儿说得可是实话,若是没有父皇,哪里会有李相跟苏相的用武之地?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人,这样的皇帝,着实让人由衷的敬佩。”
赵祯闻言一愣,这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评价,身为皇帝,哪里有臣子敢这样说话,虽是夸赞,可语气里总有不敬的意味。说不出来哪里不敬,但就是有些古怪。
“刚才……朕解决的就是人。”
晋阳抿嘴一笑:“孩儿不这么想,这御史有错在先,解决的确实是人,但也是在解决事情本身,若当真……当真……”
“无妨,说吧!朕知你要说什么。”
“若当真太子弟弟在拉拢朝中大臣,此举其实也是在敲打太子弟弟,让他收敛一点,毕竟这风言风语的,若是被有心人利用,可当真难以收场了。”
言及此处,赵祯点了点头:“若是曦儿能有你这般才干就好了。”
晋阳闻言自然是笑,撒着娇谢了父皇的夸,然后继续说道:“其实孩儿觉得……王莽此人不可用,不如趁他未曾铸下大错,先行革了他的功名……”
“孩子话!”赵祯接过晋阳递来的茶水,抿了一口,“没有罪名,如何能革了他人功名!此举难以服众,更何况,这是曦儿看中的人,虽然……唉,但若是此时朕在后面拆他的台,他日后还如何用人了!”
晋阳此时被训斥,却没有什么不开心的神色,她也有自己的小心思,父皇时常在太子弟弟跟前夸赞自己,尤其是在上元节后的赈灾一事上。
这些日子钱庄的事情不得已让父皇知道后,他对自己更是赞不绝口。
自己打小和太子弟弟玩到大,对他的性格太过了解了,虽然他跟自己最为亲近,也愿意容让自己,可是……他若是嫉恨上了,就一定会让对方不痛快,现下太子弟弟去陈留郡赈灾,回来后父皇若是不夸他,反倒夸起我来……
晋阳正想着这些心事儿,赵祯忽然道:“之前那句评价,是出自你口?还是另有他人。”
“是……这些日子认识的朋友。”晋阳犹豫了一下,咬了咬下嘴唇,面色微微一红之后,小心翼翼的道,“他说,治理一个国家,就仿佛开一间铺子,遇到问题了,就要商量着如何把问题解决,这个过程期间,总归是要互有退让的,若是东家总认为自己是对的,一步不让,就容易脱离了底层百姓的实际需要。但若是一味的只听下面掌柜的建议,又会容易迷失掉发展的方向,这二者总归是缺一不可。”
“然后……然后……”晋阳偷偷打量赵祯,从他面色上看不出什么喜色来,心中有些懊恼,“然后他就说啦,说当今陛下十分难得,一应政务都是和两位丞相商量着来办的,有问题先解决问题,而不是先解决人。”
赵祯轻哼一声,这些评价的话语说出来如此轻描淡写,但更像是长辈评价晚辈,或者是平辈之间的互评,自己可是皇帝!自己这宝贝女儿却听不出来?
瞬间赵祯仿佛醒悟了什么,开始似笑非笑的打量起晋阳来。
“是赵骁认的那个儿子吗?”
“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