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血铸红梅唤春归 > 第 8 章

第 8 章

大新生入学,我们学生会可是一下就从新生当中认出了远诚。远诚后来也加入了学生会,做事积极,又聪明勤奋。大家都说,不愧是祝兄的堂弟,真是能干呢!”

说到这里,许诗虹抬起头打量了一下祝翼铖的神色变化,却发现祝翼铖的目光直视着面前某个虚空的点,不知在想什么。许诗虹诧异地伸手在祝翼铖眼前晃晃,祝翼铖才猛然反应过来,有些歉意地说:“是啊,远诚一直都很聪明也很勤奋的。现在比起那时候,他是长大了不少,刚才我有点走神了,真是抱歉。”

作者有话要说:日更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于是作者表示妥协,改成了间日更新……

不过还是会努力写的XD~

20110321补充:改一个巨大的bug……原来记得是在别处看到杨惠敏送国旗的时候是15岁,所以设定小孟18岁,但是后来被一位前辈发现……其实那时候,史实中的杨惠敏生于1915年,那时候已经22岁了,汗……于是马上修改之,不是伪更……

附资料:维基百科:杨惠敏

6、职责

许诗虹听了祝翼铖的话,又否决了自己之前的推断。祝翼铖的眼神坦率平静,完全不是和祝远诚有什么矛盾的样子。既然如此,许诗虹也懒得再费什么心思去想祝翼铖和祝远诚兄弟两都在上海,为什么却不在一起这种问题。反正这和她应该没什么关系。

想到这些,许诗虹又笑了,和祝翼铖回忆起原来学生会或者社团活动当中,让他们印象深刻的一些事情来。许诗虹一边说,一边不时“咯咯”轻笑,祝翼铖被她感染,说到有趣处也忍不住笑起来。

聊了一阵,许诗虹的姑姑在另一边喊她。许诗虹却有些意犹未尽,便请姑姑先回去,自己晚些回去。姑姑便叮咛了几句,先离开了。许诗虹则继续和祝翼铖聊着大学时代的那些趣事。

两人正聊着,却听见另一边突然有一串叽叽喳喳的声音,一起喊祝翼铖。祝翼铖连忙转头,原来是一群女童军,打头的是杨惠敏。发完了难民的口粮,她们便过来喊祝翼铖。没等祝翼铖答话,孟芸倩从后面蹦出来,看了看许诗虹,促狭地嚷道:“难怪说来帮忙,结果才过了没多久就又找不到人影了,原来是在这里呀!”

听着女孩子们的哄笑,许诗虹的脸微微红了一下,和女童军们微笑着挥挥手,打了个招呼。祝翼铖却没想那么多,朝着杨惠敏、孟芸倩她们挥挥手,爽朗地说:“这是我大学低两级的学妹,当年可是我们学校的大才女!”

许诗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推了祝翼铖一下。祝翼铖却笑着不接招,又转向许诗虹:“她们都是上海的童子军,可别惹着她们呀,她们都厉害着呢!”杨惠敏、孟芸倩她们正在朝祝翼铖走过来,听了他这话,都笑了起来。许诗虹笑吟吟地眯起眼晴,故意问道:“那她们是厉害在那里?我可没有看到她们有三头六臂呢!”

祝翼铖仍然在笑,可是语气却突然认真起来:“她们厉害就厉害在,她们小小年纪,就知道投身抗战,保家卫国!”祝翼铖的话让许诗虹愣了一下,没有答话。而原本还在嬉笑着的女童军听到祝翼铖对许诗虹的这句答复,也突然一下收敛了欢声笑语,表情骤然严肃认真起来,腰杆也下意识地挺直了。

“童子军的厉害,就是他们不要饷、不吃粮、不怕苦、不怕死,小小年纪就知道组织起来帮助民众、抵抗日本!”祝翼铖自己也收敛了笑容,一字一顿地说。末了,却还不忘顺带讽刺一句:“比起某些只知道喊着政府对不起自己的人强过不知多少倍。可惜政府无能,中华民国的国土,难道就要靠这些孩子们来守卫了吗!”

话音未落,周围有路过或者围观的人听到了,便纷纷为童子军鼓起掌来。女孩子们一开始有些不好意思地互相看看,待周围的掌声渐渐平息,孟芸倩忍不住又反驳:“祝大哥,政府并不像你说的那样,我们的政府是不会抛弃百姓不管的!”

孟芸倩才说了一句,祝翼铖便不耐烦地挥挥手表示不想听,截断了她的话。孟芸倩本来还想争执一番,被祝翼铖这样一打断,却不知该从何说起了,只能不服地立在原地,重新组织语言。一边想着,她一边求助地看看身边的杨惠敏,说起来,杨惠敏虽然看起来瘦弱单薄,却是她们中最伶俐的一个。

杨惠敏也没有说话,小楠、林晚和吴子佳互相看看,一时间也有些语塞。她们能说出的那些话,早在今天上午的时候,孟芸倩站在岗亭上,不管对着闹事的小市民还是对祝翼铖都说尽了,这时再对祝翼铖重复一遍显然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