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抗日的中流砥柱,是正面战场浴血奋战的军人;抗日的精神支柱,是那些热血的青年学生,以及知识分子!
有不同观点的同胞,也欢迎讨论~(不过据说这种讨论需要打0分,否则算违反晋江打分规则……好吧,其实作者倒是觉得,如果真的有非常不同的观点的话,负分的可能性比较大一点XD~)
18、反思
想到这些,祝翼铖渐渐收敛了笑容,反思自己前一天说过的话,和做出的举动。祝远诚不知堂兄在想什么,却也没有打扰他,只是静静地坐在祝翼铖对面。突然,祝翼铖似乎有些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我应该为我昨天的态度,向张柏亭参谋长道歉。”
祝远诚没有细问,只是看着祝翼铖的眼睛,那意思很明显:你想做什么,当弟弟的都支持。祝翼铖自顾地说下去:“昨天参谋长和我说起舆论的重要性,我还以为他只是在为国军的无力找借口。现在看来,是我想得太偏激,我该向他道歉。”
一边说着,祝翼铖突然站起身,对堂弟交待:“远诚,我去法租界,你帮我找个同学来,顶替我一下吧。”见祝远诚点点头,他便转身大踏步地走了。
在伟达饭店,祝翼铖轻车熟路地找到了张柏亭参谋长的房间。张柏亭显然还记得这个青年学生,见他再次来访,不由得有些诧异地愣了一下。
“参谋长,我来向您道歉,为我昨天说的那些话。”祝翼铖说得坦诚直率。张柏亭宽和地笑笑,还没等说话,便又听祝翼铖道:“昨天您说到舆论的重要,我发表了一些不成熟的观点和看法。看到今天早上日军的新闻发布会,我才明白您那番话的含义。”顿了一顿,他又诚恳地说:“所以我为我昨天的言论向您道歉。”
张柏亭笑笑,用力拍拍祝翼铖的肩膀,将他拉进房间里:“年轻人言重了。”说着,又请祝翼铖坐下。紧接着,他话锋一转,道:“昨天上午你在租界的演讲,真是太精彩、太振奋人心了。”
祝翼铖闻言一愣:“参谋长,我昨天的演讲的时候,您也在场?”参谋长坐在祝翼铖对面的藤椅上,笑道:“昨天你离开没多久,我就跟在你后面出去了。因为我实在想知道,一个会产生这样思想的青年是什么样的人,这些想法又是是哪里来的。”见青年睁大眼睛,他又补充道:“我穿着便衣,没有人认出来。而且在租界当中,日本人也不敢轻举妄动。”
参谋长说着,抿了一口茶,又道:“一场战争的胜负,并不在于杀了多少人、抢了多少地盘,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今天看到国际上的反响,就是我们四行仓库守军不惜牺牲负隅顽抗的意义所在。”
热血青年咬着嘴唇,认真地点点头。张柏亭继续说下去:“宣传、演讲、鼓舞民心,也是抗战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些事情,童子军做了很多。他们虽然没有亲自走上战场流血流汗,但是他们对中华民国的抗战,同样有重要的贡献。”他停下来,端详了一下祝翼铖,再次开口。
“昨天你的演讲,就很令人赞叹。男儿闻之鼓舞、女儿闻之落泪,你语言当中的这种力量,就是不可缺少也无可取代的。”祝翼铖若有所思地盯着张柏亭,参谋长最后又补充了一句:“爱国,可以有很多形式,不一定要亲自上战场才是爱国,更不一定要用什么手段对异族进行屠杀,来表达对国家的热爱。”
“参谋长,我懂了。”祝翼铖突然猛地站起来,一个立正,“我能写宣传稿,能演讲鼓舞民心士气,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支持我们前线的国民革命军。”张柏亭也站了起来,赞许地点点头。祝翼铖认真地说下去:“我是医科学生,前不久才刚刚接到去海外深造攻读博士的通知书。等我博士毕业,一定要效力军中,成为军医,为国贡献。”
张柏亭的神情也严肃起来,他仿佛对着一名同龄人般,表情郑重地伸出手:“我代表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感谢你的支持,也欢迎你加入。”祝翼铖坚定地笑笑,用力握住了张参谋长的手:“一言为定!”张柏亭点头,又用力拍拍这个小青年的后背。
从伟达饭店出来,祝翼铖的脚步轻快得像是装了弹簧。他这次没多逗留,便直接回到了医疗区,和教授还有同学们打了个招呼,便精神饱满地投入了工作。有的同学不免有些诧异于祝翼铖这段时间的情绪变化。不过今天报纸的头条上就刊登着国军没有走的消息,每个人都很振奋,对于祝翼铖的变化,自然他们也不会多想。
医疗队所救助的,仍然是那些再平凡不过的小市民,至少看起来像是小市民。当然也总会有人发发牢骚抱怨几句,祝翼铖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