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重生记事簿 > 第 525 章

第 525 章

个需要他关心的,是海鑫地产。它的第二项工程海鑫大厦已经交付使用,孙孟军的施工队韩俊可从来没有让他闲下来的打算……

刚刚进入96年的时候,韩俊就囤了不少地。他的这种做法在海鑫集团的高层看来,是想等地价上涨之后,再做统一开发。不管是自己盖房还是整地出售倒手获利,都是很好的选择。

所以,韩俊在这上面花费大量的金钱,并没有人对此提出异议,甚至连一向对钱袋子掐的比较紧的金芳也十分支持韩俊的举动。

96年下半年,滨海老城区的改造进度加快了不少,随处都能看到被拆成废墟的棚户区。可当海鑫地产的员工建议询问韩俊是否准备进军老城区改造的时候,韩俊并没有答应。因为老城区改造的时候,并非你光把平房拆掉就没事了,还要立刻在原址兴建楼房。

韩俊想要大量的建筑用地不假,他屯了不少地也没错,但他手里的那些地,都是此时看起来地段并非多么好,但却十分有发展潜力的地段。

他拿在了手里,即便第一时间不开发也不会有人找他的麻烦。可如果参与到旧城改造里头去,那就不能随心所欲地想盖嘛就盖嘛了。只能在第一时间盖起楼房,不管是回迁,还是发售,并不能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了。如果韩俊只拿地不去开发,不光是市政要找他麻烦,连带着公司实力也会被别人质疑是不是没钱了?

而且,虽然滨海的形式看起来一片大好,可实际上,作为半个业内人士,有些情况他远比一般的市民更清楚。

就是年代初,“上海模式”被全国范围内借鉴,浦东新区的建立树立了一个“建新城”的典范。只是,在全国范围内,并非所有的城市都能有上海的财力和投资吸引力。

滨海作为最先开发的沿海城市,她的财力和投资吸引力已经算是不错的了,沿海一线大都使用这种模式,从而造就了滨海沿海一线的繁华,但是旧城改造并非只有沿海一线,市区之内的情况则有些不太一样。

“货币拆迁”作为一条不错的经验被推广开来之后,市区内老城改造许多都采取了这种模式,并非全部都是“房屋还迁”。

也正是因为“货币补偿”的问题的,经常造成许多尖锐的矛盾。韩俊不想招惹这个麻烦,他也没有那个功夫跟别人扯皮,所以,韩俊只选择那些没有相关问题的土地。他所囤积的不少地段“荒凉”的土地,就是这种类型。而他现在的着眼点,也并非住宅,而是写字楼。

就在滨海的地产圈里。几乎所有的同行都没有注意,韩俊旗下的海鑫地产,连一起在开发过程中的纠纷都没有。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滨海市以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因为滨海沿海,且有港口,进出口、货运代理以后将会在小公司里成为主流,这样的公司往往不需要很多人,一个办公室足以,可数量上,绝对不会是小数。

这一点,即便不用笔记的提示,在海鑫集团的高层中也是一个早就达成的共识。

而对于办公地点的选择,也是十分有学问的,因为在他们的眼里,能在沿海一线租到办公室,也是公司实力的象征,试想,一个设在居民区的公司,他怎么可能有雄厚的实力?

而韩俊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他目前正在建设的,便是距离海鑫大厦并不太远的新楼盘。同样是商用,同样是高层。预计在明年7月之前竣工交付,按照孙孟军的速度,并不是不可能的。

临近年终,也是海鑫集团最为忙碌的时候,因为许多人都在等着一个很重要的时刻年终分红。

韩俊自然不必说,老朱、白猛、苏维康、等人,年薪都是不低,且经历过“收购案”之后,他们出力甚多,韩俊也分薄了一部分股份到他们的手中,毕竟才散人聚。一起经历过大事件之后,又许下利益,自此的海鑫高层,那才叫铁板一块!

虽然因为海鑫集团特别是地产公司不断的囤积土地,支付了大量的土地出让金,影响了集团一部分的盈利,但电动车在东南亚良好的销路、天福花园以及海鑫大厦出色的销售业绩、铜矿、绿茶、蓄电池……各项产业全面开花,让海鑫集团的盈利能力放眼全滨海或许只有滨海烟草厂能跟他一拼。

跟前两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分红,对于老朱等人来说,之高不低!

不过让韩俊感到疑惑的是,当他召开会议谈及分红的事情的时候,老朱等人的脸上分明带着一丝跟以前的淡定完全不相符的兴奋。

按理来说,年终分红的上百万的红利,看起来不少,但对于他们来说,并非什么大钱。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