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维康的太太也正好赶上了好时机,凭着老苏大量的资金支持,让她在炒房大军中赚了一大笔。往往是今天买楼,一倒手就是二三十万的利润,小日子过的那叫一个滋润。
无意间听苏维康说起此时之后,白猛也大心动。
最初,白猛并非想在香港炒房,他在香港买房完全是出于对香港的好奇,仅仅是购物天堂的美称,就让卫青元难以自拔,而白猛在海鑫工作了四年多,身价逐年递增,即便是香港的房价很高,他在香港买房也不会对他造成什么负担。
而且,他从来没有去过香港,出省甚至也仅仅是在韩俊拿下铜矿之后让他去趟中条山,除此之外,他几乎就没有离开过滨海。
在海鑫集团里,到了他这个职位已经不需要他跟以前似的事必躬亲忙忙碌碌,有钱有有闲的他,岂能不心思萌动?
此时又恰逢香港回归,以后要是再去香港,可比以前简单的太多了。他也寻思着,是不是每年都去那边玩一阵的。特别是新年的时候,那边可是南方,不会冷,在那边有个房子,用来休假时过去玩玩也是不错的。
再者,苏维康告诉他,香港的房价虽然不低,但上升势头依然很旺,至少三年时间香港的房价也不会下跌,买了就买了,不住的时候,就租出去。不动产这种东西在这会儿只能升值不会贬值,哪怕以后白猛厌倦了,转手卖掉也能赚上一笔钱。何乐而不为呢?
而苏维康所说的,香港房价3年只升不降的问题,白猛觉得也很有可能,毕竟还有半年多点香港就要回归祖国的怀抱了。在他看来,对于一个少小离家的游子,作为“母亲”总要特殊关怀一下的。
不管从哪个方面看,维持香港的繁荣、稳定,都会是领导们要考虑的。所以,白猛觉得香港的楼市一定是稳定的,即便买房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而真正让他升起炒房念头的,却是老朱。
当他把想在香港买房,等有空去那边玩的想法跟老朱一说,且问他有没有兴趣在香港也买套房子的时候,却引起了他的注意。根据媒体对香港方面的报道,朱培江也知道苏维康说的不错,那边的楼市的确火爆。
实际上,不管是老朱还是白猛,赚的钱都不少,也跟本不需要靠着炒房,还是炒外地房来赚钱。
老朱考虑的,根本不是他自己,而是他的家人。
谁家没有个亲戚?再加上老话都说“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老朱现在的成就根本不是别人眼中那个只会挖石头的“石痴”了。
虽然是韩俊的副手,可老朱的身份放在滨海那也是响当当的。加上他的收入颇丰,家里的亲戚总会对他有一些特别的关注。
而谁家有个困难啥的,也都喜欢找到他。
可是,老朱并不是韩俊,许多想来求工作的人,老朱都给挡了驾,后门是绝对不会开的,除非凭着自己的能力通过面试。毕竟海鑫集团里,金芳除外,韩俊一个亲戚也没有往里安插,不管是金成也好,他同寝的兄弟也罢,那都是堂堂正正通过面试进来的。
老板都以身作则了,谁还敢开后门?
可老朱的性子要强,人又好脸面,他始终认为别人求道他头上那是看得起他,也很愿意帮助别人,在他看来那是身份的象征。因为别人都点不着你,自然是没有什么用处的人了。而别人能求道你,也说明你很厉害。
海鑫集团他们想凭着歪歪路子是进不来的,而老朱也不能像韩俊那样,投资给亲戚们经营一个不错的项目,因为他还不具备韩俊的那种“眼光”。也不好意思跟韩俊开口求招,因为那是求赚钱的招,这话要是问韩俊,岂不是跟直接开口向他要钱无异了?
可对于安排工作这种事情,他也只能通过别的方法来补救一下,比如,找个关系户托托人啥的,总不能让亲戚们说他“为富不仁”。但问题是,这种“几道手”的拜托,效果自然是好不到哪里去的,也不是个长久之计,一时间让他的优越感也大打折扣。
而白猛突然说道苏维康有路子在香港炒房,他的心思顿时活络了起来。钱自己是不缺的,如果自己跟亲戚们合伙,通过苏维康在香港炒房,不仅体现了自己门路宽广,又能让他有个不菲的收入,自己当然也会赚到钱,何乐而不为?且这种做法,跟韩俊投资让亲朋们经营店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当老朱把自己这个延伸了之后的想法告诉了白猛时候。白猛也忽然间意识到,自己家里,也何尝不是这种情况?
老爹自己经营着火锅店不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