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一个新的项目加油站。
在此之前,他们都知道韩俊跟中石油的领导谈了谈,但至于究竟谈了什么,韩俊没有明说,其他人也就没问。按照韩俊以往的行事作风习惯,必然是领导之间的大事了。没准儿就是跟中石油谈谈合作的事情。一个汽车公司跟石油公司谈合作,倒看起来有点儿谱的样子。
的确,目前国内汽车市场一日好似一日,远不同于欧美市场的饱和、萧条。要说汽车市场哪里最好,还是要看中国国内!
人口众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手头上有点儿闲钱的人也越来越多。对于家用轿车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是以。世界各地的汽车制造商,纷纷进军中国,以期在中国汽车市场这个大蛋糕上分得那么一块。
不管是通用、福特、克莱斯勒领衔的美国三大汽车公司,还是奔驰宝马等欧洲老牌豪车,都在中国有自己的合作伙伴。
汽车的增加,自然对汽油的需求高涨,这样一来,跟中石油要是合作一下,也未尝不可,只是谁也没有想到,他们认为的那种“合作”,居然仅仅是从中石油购买各种标号的汽柴油。
这种结果让海鑫集团的高层大惑不解。按道理,这种小事儿,根本不值得韩俊去找人家中石油的领导,即便他购买的数量如此巨大,能找到山东这一层面的关系也就足够了。
再者说,一个汽车公司,那么热衷于购买汽油,还是老板亲自出面,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
石油这种关系国家命脉的战略资源,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放手让私人经营的,而且,即便韩俊有关系能拿经营权,同时可以从中石油购入到比市价便宜的各种标号的汽、柴油,也赚不了多少钱。
跟中石油,不管是投资他们也好,换股也罢。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是买油,或者说搞什么加油站,相对于整个儿海鑫集团的其他产业来说,却必然是那种高投入,低产出的鸡肋。就算他们经营了起来,也只能打着中石油直属加油站的旗号。
更何况,韩俊这次仅仅是要求购买大量的各种标号的汽柴油而已。
于此同时,问题还不止这一点,先不说人家能不能同意卖给韩俊如此大量的成品油,就算卖了,那么多的汽柴油,往哪儿放呢?还有,目前成品油的价格,一升在25~28之间浮动,一吨下来可就是两千多,有的时候还超过3块,汽油常用的有90#、93#、97#三种,而柴油则是0#和-10#两种,如果按照韩俊文件上所批示的数量购入,即使是大大低于市场价格。那是一笔不菲的费用。
大伙儿一致认为,这根本没有什么必要。
韩俊却是哈哈一笑,说道:“加油站?嘿!也是个不错的法子。”
此言一出,大伙儿又怔了一下,韩俊这样说,自然是一开始没有想要弄加油站来着。那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这话他们还没有问出口,韩俊便将自己所思所想提了出来……
海龙汽车尽管收购了大宇,但是毕竟大宇汽车的盘子实在太大,不似海龙汽车这样船小好调头,即便是韩俊有选择性地收购了几家主力工厂,但是其他被排除在收购名单之外的企业,至少三年内韩俊要接受他们的整车提供。
不过,此时大宇汽车原先的标志已经更换成了海龙汽车的LOGO。所生产的车辆要转型,要么在研发团队的支持下生产新车,要么更换生产线,生产海龙汽车“制式”车辆。
不过是哪一个,目前用的生产线,就必然要全部更换。可是,已经宣布破过一次产的大宇汽车旗下的工厂,已经很难再承受这种压力。尽管生产新车的选择会更好一点,但是,在目前这种情况下,首要任务是稳定和磨合,所以,韩俊给他们下达的任务,是生产原先大宇销量最好的“制式”车型,制式logo换成海龙的而已。
同时,敦促大宇旗下研发团队,尽快拿出新车成果来。
其实。如果大宇不破产的话,旗下研发团队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早在当时,就已经有了成熟的车型了,因为大宇破产,没有资金进行后续的研发,导致研发团队的成果停滞。
韩俊入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给研发团队最大的支持,并跟海龙汽车的研发团队合作,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韩俊从始至终都对研发工作十分的重视,他很清楚如果没有一个强悍的研发团队,等到笔记里所记载的那些车型“消耗”殆尽了之后,海龙将面对怎样的一种窘境。
所以,不仅让大宇跟海龙自身的研发团队联合,韩俊还不惜重金从欧洲请来著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