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向吴明和刘安邦行了一礼,说了声“谢将军抬举”,郁郁的回帐去了。
吴明看着卫青的背影,心中也很不是滋味。
他不是不明白,水至清则无鱼。能够在官场上混得高官显贵的,如果不是皇亲国戚生而富贵,那么一定或多或少的都有些不干不净,否则他怎么可能升到高位?又怎么可能长期保持住高官厚禄?但现在顾尚书的所作所为,实在有些过份了,他所任命的这个粮道官安然安大人,也实在有点贪的太厉害了。
如果只是少贪一些,吴明也就装不知道了,但这等贪法,他也不能容忍。事实上,他已经两次上,请求顾尚书对安然加以训诫了,最近一次上书就在十天之前。只是,象这种事情,他是不能说给别人听的,否则一旦传到顾尚书耳朵里,就成了他吴明踩着顾尚书表现自己的清正廉明刚直不阿了。
有些事,如果不说出来可能还有成功的希望,一旦说明了,反倒没希望成功了,这就是官场和战场不同之处。就比如现在这样的事情,顾尚书知道连吴明都忍不了了,可能会私下里告诫安然收一收手,以免把大家都逼急了不好收场,但如果吴明不是私下抱怨而是公开说出来,顾尚书总不能承认是自己让安然去贪腐的吧?那么他唯一的选择只能是不但不处罚安然,反而处罚吴明,以便让大家知道不是他顾怀仁任命了一个贪官,而是吴明栽赃。所以。虽然吴明已经写信给顾尚书,但面对卫青和一众将官的质问,他只能忍住。他心里知道这会让许多人对他不满,但他也只能装做不知道。因为如果不是他的手下对他不满而是顾尚书对他不满的话,他的这个官也就当到了头了。
事实上,吴明的心里也在暗暗着急,他也想知道,顾尚书会如何处理自己的抱怨?信件已经送走十天了,顾尚书也应当看得到了吧?
巧的很,顾尚书此刻正在处理这件事。
顾怀仁,字富白,少年有为,年纪轻轻就成为大学士。别的大学士每天都纠结于财政、吏治、皇权等等,皇帝面前这方面的奏章文书每天都有一尺高,但顾怀仁却没有去做这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