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场上见惯了好酒好菜,对吃喝还是有一定鉴赏能力的。见到这稀奇的腊鱼,也是觉得有一番味道。
“那些过去的事情还提它做甚,月儿难道是嫌弃为夫现在没有能力养家?”王大佯装生气的问向柳氏,想当初王家也是富甲一方,只可惜王大少不更事,败了个精光,连老娘的棺材钱都付不起,柳氏当年就是被自己的爹给卖了葬母的。看到此情此景,义助了一把,没想到换得了浪子回头。王大凭着一身武艺,打猎又吃得苦,柳氏也会经营,二人的小日子过的还是不错的。
“瞧你!我知道你是担心我多想,可惜过去的事情我早就释怀了,现在有你我就已经知足了。”柳氏说着又给王大斟了一杯酒,给顾四夹了一筷子鱼:“只是这村子里的人大都清苦,有个能换钱的事头利用好还不也是能把日子过的更好些。”然而这些虽然是柳月儿想到的,实则阿姐也早就想到了,早就多腌了一些腊鱼,想着到时候跟着刘老三一起拿到镇上卖卖试试。
作者有话要说: 怎么样怎么样?需要信心
☆、第七章 赶集卖腊鱼
这边阿姐拜别了恩人,领着思思回了家。虽然在恩人家门口碰见个白面小伙不停的对自己抛媚眼,但是阿姐还是无动于衷的拉着思思赶紧走了。这年下,这种没事对着大姑娘笑的,肯定都不是好人。
再有十来天就要过年,阿姐帮着越氏清扫除尘,越氏一冬纳了不少鞋底,打算给家里几个都做几双新鞋,拉着阿姐帮忙做鞋面,整的阿姐整日的睁不开眼,手也疼。好在日子过的快,一家人围着炉子高高兴兴的。
刘老三窝在家里打了不少小篓子小篮子,说是镇上的婆娘们最喜欢这些小模小样的东西,没事都喜欢跨个小篮子出门买呀买的。阿姐于是也整理整理自己的腊鱼,期待能在去镇上的时候卖点,也给家里添点油!
终于到了能赶集的日子,一大早,天还没亮,刘老三就去刘老大家借了骡车,说是车,其实就是骡子拖着一个四个轮子的板子,两边有两个扶手而已。刘老大疼惜骡子,让刘老三少载人,阿姐只得看着螺车拖了半车子货,迈着两条腿尽力的跟上骡子的步伐。
阿姐总觉得是月上中天就开始走,走了一个多时辰,阿姐都已经要晕倒了,还是没看见半点镇子的踪影。在阿姐又一次表达自己想要休息的意愿时,刘老三不得不说:“阿姐,这再歇下去,咱们可就赶不上进镇的头一波了,要是去晚了,没了位置,咱们今日就是白来了。”
阿姐明白刘老三口中的位置,就是之前刘老三在家里说的,每次早点去,去晚了,镇子上专门交易的巷子就没了摆摊的位置,而去其他地方一没有这么多人,二也需要交租子。
阿姐赶忙抬起正准备席地而坐的屁股,对着刘老三说:“阿爹,对不起!那咱们赶紧走吧!不过阿爹,还得走多久啊!”
刘老三看着揉肩揉腿的阿姐说:“不下一个时辰就能到了,阿姐再坚持下!”
阿姐一听:“什么?还要一个时辰?天啦,想挣点钱也太不容易了!”最后还是跟着螺车迈着步子,最后看在阿姐实在走不动的情况下,刘老三索性让阿姐坐到螺车上。虽说骡子不能受累,可这人累瘫了可就不行了。
等到了镇子,天已经亮了,梭罗巷也摆满了大堆小堆的货物,刘老三赶紧找了个位置,铺了块旧布,把篮子篓子都罗列了上去,然后拉着螺车去寄到镇口的陈铁匠家,陈铁匠与刘老三认识,偶尔刘老三过来,总是照顾照顾陈铁匠的生意,人家也会帮忙看看牲口。
刘老三过去的间隙,阿姐一个人守着摊子,也摆出了自己的腊鱼,间或有人问篮子篓子,阿姐按照刘老三说的价格,七文一个,买两个少一文,倒是卖了好几个了。刘老三手艺好,编的精致,问的人多,买的人也不少,只是对阿姐的腊鱼大都只是问问。
阿姐着急的空隙,刘老三已经回来,还给阿姐买了ròu包子,递给阿姐吃。阿姐走了一早上,路上越氏给准备的干粮又忘了带,正饿的发昏,接过包子就是几个大口,这下才缓和了许多。吃了几口,阿姐发现刘老三把剩下的三个ròu豹子裹好了塞到怀里便问:“阿爹怎得不吃?”
刘老三头也不回的说:“阿爹不饿!”
阿姐突的想到,昨晚说好今天要来镇上,本来两个小的也要来,但是阿爹说镇上人多,而且答应给两个小的给买镇上德元大包的ròu包子,三文钱一个,虽然卖的贵但是却是用料十足,味道特别好。想到刚才刘老三递包子的时候纸包里还有三个,必是给家里的弟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