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便只能化攻为守,错失良机。
他早便知邓骘驻守在陇西一带,此番起乱,并不只他得知消息有多快。只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来判断衡量。那么便是今夜。
便是他反应再快,从陇西至此,以他所知,必会择西南再折北之路,因有两个驿站,则食粮水源最不必忧心。
而于第二个驿站,一定会打听到此塘的方位。因为这是方圆二十里内,唯一的水源。赶到此处,将士们必然已是饥渴难耐。而此处地势低,高处远攻亦是极为有利。只需先引一小队斩杀,再等大军进身,便可由高处再行射杀。
实则,耿峣此时,心中些许压抑。和当年背叛窦宪突攻不同,此时的他,心中并未有丝毫对曙光的期盼。
明明……现在才是真正的最后。
只要此番,将邓骘彻底拿下,刘肇不愿调兵西上,只肯苦苦守住皇城,那么,西境对于羌人而言便如入无人之境。
而且,刘肇的确是个心慈的陛下。也许等不到再更深入的战况,他便能松口退位了。届时清河王刘庆成为皇帝,他耿家,便会适时成为驱逐羌人入境的功臣良将。
事实上,清河王殿下也不必忧虑,区区一个对西境地形一无所知的邓骘,哪怕他耿家不出手,也未必就能拦得住羌人的入侵。
但越是到这种时候,耿峣不知为何,心却愈发地虚起来。
望着水面上倒映的漫天星辰,他也不知,此时心间的不拿来源于何。
是邓骘?不……不是他。也许……是刘庆。
但刘庆,的确已经从很早以前,便和耿家是通路人了。西绒死后不久,实际上耿姬便对刘庆已然心死。
这么多年来,她都在汤药间对刘庆施毒,即便日后刘庆继位,也必然再生不出儿子了。不,莫要说生子,恐寿命都难长。
只要清河王当上皇帝,耿姬和刘庆的孩子,一定会是唯一的储君。
他耿家,才会是日后唯一的赢家。
☆、第一百三十六章。仙宁子虚
然而等待,持续了漫长的一夜。
一直到寅时末,天甚至已经开始蒙蒙亮了。都未有任何动静。耿峣皱着眉头,举旗示意半里外高山处的了望兵,对方却未得摇旗回应。
耿峣隐隐觉得哪里不对。
望着渐渐发白的天色,耿峣蓦然似是反应过来了,猛地大声道:“撤退!立刻!”
将士们不由得互相对视一眼,但还是听从他的指示,埋伏在水草间的,匍匐于地的,各处的人都开始离开这个水塘。
然而,数十只利箭猛地从高空射来,耿峣身侧,两三人中了箭,倒了下去。果然,高处的士兵已经遇袭了。他们现在占据着地势上极其不利的位置。
对方,不过是在等待天明罢了。
只要天彻底明亮,他们完全暴露,再无任何生机。耿峣手指尖发颤,只觉得荒唐。这怎么可能,邓骘从未来过西境打仗,未能熟知地形地况,如何能够比他预想中更快地抵达此处。。
不,他不是提早来到了此处。他许是以某种方式熟知地形到完全可以行走自如的地步。但若如此便没有了经过此处的理由。他,将耿峣的心思猜透了,才会将计就计,守株待兔。
他是为了剿杀耿家所有的兵将,才绕路来此处。
万千支箭从天而降,周围的人一个一个倒下。举着盾之人聚在一处,将耿峣和几位将领护住,缓缓地后退出这个地势低的围圈。
耿峣环顾了四周,借着灰蒙的天际,寻找着易守难攻的,可见却有所遮蔽的制高点。
天,亮得比想象中更快。
对方必然察觉了我军想撤退的举动。整装后,不出片刻,便会有第二次箭雨围攻。
找到了!
耿峣将刀入鞘,沉稳地抽出了身后的箭。百步穿杨的箭法,一直以来都是他最引以为傲之处。
一定在那个方向,耿峣引弦搭弓,三箭同发,一瞬间朝着某一高处飞射而去。雷霆之势,速不可挡。
日光猛地露出一线。
耿峣箭所指之向笔直望去,高处乱石之缝,邓骘锐利如鹰的身影在第一缕朝阳照耀下熠熠生辉。
唰——
耿峣三箭中,有一箭正指邓骘所在处,却被一个利落的刀狠狠劈断。
执刀之手,细白柔长。
邓骘眼光微微一斜。却不曾想,这女子的刀法竟也是如此利落。
邓骘身侧的白汀,面无表情。她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