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雒阳赋 > 第 292 章

第 292 章

刘肇却不知,其实这一句话,她犹然,还是能听见的。只是,再无力回应。

在她失去所有意识的前一刻,她的脑中最后一幕,是清河王抓住她的那一个晚上,那一片荒林中,行夜将刀高高举起,对准她将要刺下的那一刻,曾问的那一句:“你可后悔。入雒阳城,你可后悔。”

她犹然记得,彼时她的回答。

此时此刻,她也想将这一句,回给刘肇,但却再也没有力气。

最后一点意识,仿佛也快要消散殆尽。

那时林间绿叶簌簌,即将追上的脚步声凌乱,但她的心,却从未如此寂静。那一双眼眸,是如同山间清泉一般明净。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

“其犹,未悔。”

他感觉到她胸膛内的心跳,渐渐地更缓。眼泪落入她的脖子,曾经手握天下的君王,便是在这一刻,心彻彻底底地死了。

被窦家挟权之时,他未言弃。九年前苦寻窦归荑无果时,他未言弃。清河王联外敌相逼时,他亦不言弃。亲姐姐自刎府内时,为刘庆刺杀重伤危在旦夕时,决心此生与窦归荑再不相见时,他从不曾言弃。

但一颗心的负重,究竟多沉,才是极限。

胸膛里这颗帝王之心,起也因她,灭也因她。

这个孩子,是如此的温暖啊。

是黑暗里最温暖的明灯,亦是荒漠中燎原的大火。她在一颗帝王心最迷茫的时候指明方向,却无端地长成这路上,最致命的荆棘。

外头抬轿人,听着雨声淅沥不歇。果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凉。但雨声里,却好似有谁的恸哭,强忍的,绝望的,那样的哭。

过了好一会,才听到轿子里,陛下的声音。

“可是出了雒阳城。”

抬轿人如实答道。

“回陛下,还未出。”

刘肇缓缓地闭上眼,将她手置于脸,一滴无望的泪,落在她的手背。

怀中人,已然散去最后一丝体温。

雒阳城。

雒阳城啊。

无尽,而无望的城。金砖璃瓦,雕栏玉砌,圈起多少人,一生的哀凉凄清。

-

永远十三年,深秋。

她以性命,平了刘肇皇位上最后的纷乱,也以死亡,熬干了他最后的帝心。

此生最恨,是帝王。

☆、后记之 君王湮

永元十四年。

将军班超因年迈而回朝。天子亲迎,雒阳城中彩灯高挂,爆竹之声此起彼伏,民声鼎沸,街头小巷成熙攘之势。

班超乃为扶风平陵人,可其却不愿葬在扶风平陵而愿葬在雒阳,因为他一生为国,肝胆之心,都为大汉。而年迈,对故土之思却愈渐难解。故而奏请陛下,意欲在临死之前,再去看一眼旧乡扶风平陵。

陛下应允。

班超回乡时,扶风平陵有名之士莫不拜见。

而此时,山那头偏僻处,一户黄泥篱笆院墙处,却被叩响了门扉。王承开门,却见是个陌生的年轻男人。

那男人问了问隔壁家的事,可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屋里有孕七月的妻子,带着六岁的儿子和三岁的女儿进了屋子里。然后烧了一壶水,也没什么可接待的,便是以木碗盛了一杯热水,递给那男人。

王承告诉他,约莫十一二年前,隔壁家起了大火,一家院子和梨花树尽数烧没了,他家的娘亲早就死了,父女俩好像活活烧死了。

这时候王承的母亲来说,本来她妹妹还和承儿说好了,定隔壁家的女儿这门亲,谁料一把火都烧了。

那男子轻咳,喝了口热水。便问道:“这是何处的水,何以气带清甜。”

王承之妻微微一笑,道:“还能是哪儿的,后山上今日晨起打回来的山泉水罢了。”

“噢。”他轻轻应答。

“不知兄台是何方人也,为何要打听隔壁那户人家的事。”王承问道,此时,屋内的孩子哭了,妻子忙地去哄。

王承之母坐在桌上,看到眼前男子面色极俊秀,眉眼里尽是不凡的沉稳,举止投足看起来也不似寻常人。

依稀地回忆起,很多年前,隔壁人家的刚到此处时,那孩儿他爹,亦是存着此般的气度与华贵。

不由得问道:“公子可是识得那隔壁窦家?”

看到他微微点头,王承之母,便起身去往屋内,取了一捆小布包裹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