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傅朝云是何意,只能匆匆跟在她身后。
谢氏今日接了殿前都指挥使夫人陈氏的拜帖,此刻正坐在正房的花厅里用茶。
因着傅海容是文官,而殿前都指挥使是武职,平日里并无来往。所以谢氏一时也摸不清陈氏来访到底是何意。
只是听着陈氏一时夸道“傅大人这花厅的陈设看着倒是雅致”,一时又夸道“这点心做得真是精巧”。
因着谢氏平日里交际惯了,知道什么样的人该如何接待,一时两人之间也热热络络地聊着天,并不见尴尬生疏。
傅朝云进来的时候便正巧听着两人聊到京师的流民。
陈氏便说道:“这京师附近流民一多,治安也差起来,但是让我不敢轻易出门了。”
谢氏便接道:“可不是嘛!往日里这种时候,夫人们又要准备着施粥了,不知夫人打算捐些什么东西。”
原来,这陈氏的丈夫正是因为军功卓著才升任殿前都指挥使。夫妻两人平日里原本是在边境的,突然调任回京师。
陈氏一时还不能熟悉京师的交际圈子,所以想要找个人带她一起,听说谢氏最好交往,这才带了丫鬟过来打探打探。
傅朝云进来的时候正赶上两人进入正题。
谢氏一见她便笑着问道:“今日里怎么没好好待在房里读书?听说你去烦你父亲了?”
因着外人在,傅朝云不免红了红脸皮,轻声撒娇道:“母亲,还有客人在呢!”
谢氏这才跟她引荐道:“这是殿前都指挥使家的陈夫人。”
傅朝云转过身去行了个礼,脆声道:“陈夫人好。”
陈氏便笑眯眯地应了声“好”,然后转过头去说道:“谢夫人的女儿果真教养得好,亭亭玉立的,比我们家那个只会舞刀弄棒的女儿强多了。”
谢氏微微笑着附和道:“陈夫人快别夸她了,当心等会儿她尾巴翘到天上去。”
然后便招了招手,示意她到身边去。然后牵着她的手说道:“我正跟陈夫人商量,若是有人起头施粥的话,我们应该捐些什么东西呢。”
傅朝云便给她出主意道:“娘不是有一整套的赤金头面吗?不如拿去拍卖行,拍卖的钱再捐个粥棚。”
谢氏微微一笑说道:“偏你机灵,我那点翠赤金头面还打算熔了重打一套首饰呢!”
傅朝云“嘻嘻”地笑着说道:“母亲放在箱底都快忘了。”
陈氏在旁边听着母女两个人的谈话,大意知道该怎么办了,这才起身告辞了。
傅朝云看着卫妈妈将人送远了,这才转身沉了脸色说道:“母亲,圣上有意要迁富户!”
第二十六章 山雨欲来
谢氏愣了一下,问道:“你从哪听说的?”
傅朝云咬了咬唇,然后沉声道:“从兄长那里。今日我在路上见了他,然后听说了流民的事情。兄长说,圣上有意要先动富商。”
“江南危矣”,谢氏毕竟不是一般的闺秀,一语便切中要害。
定了定神才接着道:“你外祖前几年就说过这件事,看来这次是真的了。”
傅朝云听谢氏这样说起来,倒有些好奇。她这些年在傅家长大,从未回过江南。两个舅舅也只是来京城送货才见过寥寥数面。
至于外祖,更是见也没见过。此刻她格外好奇,她这位传闻中的外祖父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竟能几年前就看出圣上打算迁富户。
谢氏听了只是微微一笑道:“你外祖父自然不是普通商贾。当年先帝曾去谢家借粮,你外祖父当时不过十来岁,跟在你曾祖身旁,便颇得先帝赞赏。”
谢氏提起这些的时候嘴角上扬着,看得出来颇为骄傲。
傅朝云轻声问道:“母亲,谢氏会不会有危险。”
谢氏摇了摇头,轻声说道:“江南的田产估计是要变卖了。但是铺子还不必动,你外祖早几年就从外面请了人打理铺子,年底收入四六分成。这样铺子还是谢家的,但是却不是谢家人在打理。”
傅朝云不由得啧啧称奇,这得是多长远的眼光,才能舍出去四成收入换取更安全的利益。
如此一来的话,朝廷就算把谢家人迁到京城来,但是谢家的铺子还可以留在江南继续经营。
“更何况……”谢氏微微笑着补充道:“谢氏的铺子都是有很多分号的,遍布各地。”
言下之意,江南的铺子也只是谢家的一部分收入。就算真的到时候迁到京城来,对谢家的根基也不会有任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