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镇,只怕再找不出半个比她更标致的了。”
罗天都很是骄傲,自家小孩模样是长得好,别说是秋水镇,就是在上京那样美女云集的地方,罗名都也是不比谁差的。
里正娘子夸了会罗名都,又看着罗天都,大约也是想夸她漂亮,可是有罗名都那样漂亮的姐姐做陪衬,罗天都就真的只能称得上可爱了。
方氏说了一会话,便把带来的礼物拿了出来,只是些小玩意,这边都有的,不过精致些罢了。旁人都是一样的,只有里正娘子和长辉娘的贵重些。
给里正娘子的,除了荷包一类的,方氏还特意打了一支银钗子,当是感谢这么些年里正一家对罗家的照顾。
比起周围十里八乡,罗家村算是富裕的,但是娶媳嫁女,多是一些镀银的锡簪子,有支铜簪子就已经很贵重了,这样纯银的首饰都很少,而且样式又很精致,里正娘子就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知道肯定不便宜,便推辞道:“这么贵重的东西,我可不能收,你留着给名都添嫁妆吧,没几个月她就成亲了,给她留着。”
方氏就道:“咱家什么样的底子,大家都知道,尽力而为就是了,要是争这嫁妆,我就宁可把闺女留在家里,养她一辈子。”
里正娘子点头称是,又推辞了一翻,看到方氏心意坚决,罗天都和罗名都也在一旁相劝,她自己心下也确实喜爱,就收下了。
里正家有两个小子,现在也到了年纪,她正发愁没钱置办聘礼,这银簪子做得精致,可以添在上头了。
不一会儿,罗二婶就来了,后面还跟了一串小媳妇嫩媳妇老媳妇,嘻嘻哈哈的一齐进来,亏得里正家的院子够大,要不然这十来个人,连蹲都没地方蹲去。
方氏便将带来的礼物打开,让她们自己挑,不过是些绢花手帕荷包之类常见的小东西,众人各自挑了一些,又道:“五嫂这般大方,看样子是在京里发了财了。”
“可不,不然五嫂也穿不起这样的好衣裳,你看看,那料子,那花样,那绣工,放在咱这秋水镇,只怕也要卖个十几二十吊钱。”
“还是当官好啊,当了官果然就不一样了,想想以前五嫂过的什么日子,再看看现在这一身,啧!啧!啧!”有个小媳妇看上了方氏穿的那身衣裳,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十分羡慕的样子,暗暗后悔当初怎么没选个读书人嫁了,说不好如今自己也能像方氏这般,做个官家太太,穿绫着缎的。
“哪里哟,就是过日子罢了。”方氏的虚荣心也小小地满足了一把,很是高兴。
里正中间回来一趟,想是要拿什么东西,看这满屋子的娘们,门都没进,到隔壁他弟弟家里去了。
“对了,你回来往那边去了没?”里正娘子又问。
方氏知道她指的是姚氏那边,道:“在那边吃的午饭,然后就过你这里来了。”
里正娘子就叹了口气,劝道:“当年的事是她做错了,如今你们日子也好了,就不要计较了,好好的过日子吧。”
方氏就道:“她是做长辈的,无论她做什么我们也只有受着了,难道还能去说什么,再说了,这一次回来,给名都办了酒,又要回上京了,他爹一个人在京里头,连个做饭的人都没有。”
于是娘子军们又把话题转到罗名都的婚事上面去了。
罗名都嫁的是齐家,那可是秋水镇有名的富户,还不是一般的小地主,人家那是真有些家底的乡绅,罗名都嫁过去,别的不说,一辈子吃喝是不用愁了,哪里像她们这样,还要苦哈哈地守着几亩田过日子。
那些媳妇们不免又嘀咕了。
你说,同样是人,怎么差别就那么大呢?看看方氏,从前跟她们一样,也是个大字不识的乡下丫头,连个儿子都没生出来,人家不但没有被休,自家男人还做了官,女儿也嫁了好人家,她怎么就那么好福气呢!
都说一个女人等同于五百只鸭子,这一院子十来个大中小媳妇,加起来等于好几千只鸭子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抢着问上京是个什么样子的,是不是特别繁华,那里的人是不是都是穿着漂亮的衣服坐着轿子,都不下地的,又有人问方氏在上京见着皇帝没有。
方氏嘴笨,说了一些,其他都由罗天都代答了。
当罗天都说到上京跟秋水镇一样,有富人也有穷人,当然穷人更多些时,众人还唏嘘了一阵。至于皇帝,那当然是没见着了,别说皇帝,她们连皇城根都没去过呢,西陵府衙倒是去了,只是算不得什么愉快的经历。
礼尚往来,罗天都说了上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