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有早候在那里的快马接应。几个铁卫催我上马,我也没有起疑,何况我见子郁心切,也是想纵马驰骋的。又赶了一天一夜的路,第二日他们又弃马,改乘了轿子。
一会儿那么赶时间,一会儿又慢吞吞地走,只作他们担心我怕我身体吃不消,也不觉得有何不妥,只是哭笑不得。
虽想早日见到子郁,不过骑了一天一夜的马,我也确实累了,便在轿子里打起了瞌睡。
嗯,自从三月前与子郁分别,我一直没好好照顾自己,天天想着他,整日神虚。消瘦了许多,趁行路的几天功夫,我得把自己养的胖胖的,他旧疾发作,一看我身子虚的话,又会担心我,身体就好的慢。
睡到天昏地暗的时候,铁卫们恭敬地叫醒了我,请我上马车歇息,他们驾车,如此夜里行的快些。我就上了车。第二日,我们再次换了马车,之后的三四天,换车换马换装扮又换了好几次。
我不免蹙眉,这跟什么事儿啊,好像偷天换日似的。
于是有些微微恼怒地问道:“子郁上个月来信说他经过梅庄,还料理了八王爷灵柩的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他还在梅庄,他到底在那里做什么啊?”
“公……公子旧疾发作,所以不宜行军。”
“是吗?”心里微微有些起疑,一时又觉不出到底是哪里不对劲,烦闷地靠在马车里假寐。几个铁卫见我烦躁不安,心中渐虚,对视一眼,拿了水来给我喝,我边喝着水,边把子郁写给我的三封信拿出来看。
爱妻无衣,草原夜凉,时常加衣。此番出世,非全弊事,福依祸兮。他日归来,与卿请罪,望卿自惜。燕关茕孑,皓月当空,思心同(茼)栖——子郁亲笔。
无衣吾妻,卿之书信收到,感卿蒲苇怀,未予怨怼。知卿安好,大慰。前日行军经梅庄,扶宕灵柩归周陵,依傍母亲陵尔。今日连战告捷,卿勿扰矣。——子郁亲笔。
本是想看子郁的书信聊以慰藉和思念的,不想细看了前两封信,再看第三封信的时候,心里疑窦渐生。
无衣亲启:一别数月,每每念伊,寝食难安。镇日感风寒,旧疾发作,心口生闷,头痛心燥。军旅辛苦,思伊心切。望伊能亲自往来照料。梅花庄,旧寝房,尾生之约,不见不散。子郁亲上。
第三封信与前两封信的格式明显有些不同。
比如说落款处,前两封信都是有破折号的。称呼,前两封以‘卿’相称,第三封信却是以‘伊’相称。信的遣词造句嘛,也比前两封粗糙了很多。没有前两封那样细腻的情感。梅庄,此信里称的是梅花庄。梅花庄,旧寝房,就是与我约会,子郁也不会把地点选在我与四叔叔的寝房里。此信的内容是约见,分明就是为了约我想见的!与子郁之间,我们哪儿还需要约会?何况子郁离开草原前,我怎么恳求他带我一起出征,他都不肯,又怎么会大费周章写封信约我赶去与他相见?旧疾发作,是指龙御夜和子郁皆有的那旧疾,可子郁自从与我在一起后,旧疾就没有再发作过了。反倒是龙御夜在我失忆赶来看我的那次旧疾开始发作。书信的最后一字,那个‘上’字,最后那一横,似乎因为就笔的力道甚重,信笺纸差点没被划破。子郁给我写信,怎么会有那样直欲划破书纸的恨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