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四月交响曲 > 默认卷(ZC) 战地书简

默认卷(ZC) 战地书简

一我们的游击队

凌:

现在我已经离开了游击队,来到鲁南战场了。

过去四五个月中,我在一支封建性非常浓厚的游击队里做政治工作,工作得十分努力,十分艰苦。我获得许多人的信任,许多人的嫉恨,许多失败的宝贵经验。近来我读了不少新出版的小册子,都是描写着英勇的抗日斗争,和蓬蓬勃勃的救亡工作。才读了一二本还觉着不错:挺新鲜,挺叫人兴奋。随后到第三本就有点寡味了。在那些小册子里,我很难看到失败的经验,这经验对于救亡工作者也许是更宝贵的。因此,我的朋友,我要向你写信报告我的游击生活了。这里边充满了叫你哭笑不得的故事,我希望当你发笑或者愤然欲哭的时候,检查一下你自己的工作是最好不过的。

去年九月间,敌人打到鲁北的时候,在鲁东,不管是平原或山谷,安静的日子突然变得一团糟。从青岛,从潍县,从黄河的北边,一些退过来的学生们,难民们,公务人员和士兵们,在城镇上,乡村里,到外传播着敌人的残暴消息。这些骇人的,痛心的,乍然间令人不敢相信而又不能不信的消息,像三月的杨花满天飞。汉奸们也加紧的制造着欺骗的谣言,传播在茶馆里,酒楼上,农舍间,然而却是无力的,随即生出来,随即就枯萎了。一个要紧的问题,像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整天地挂在人们的心头上:

“到底怎么好?”

矛盾在下层和上层同样的发展着,我们的游击队在许多矛盾之间产生了。

那时候,韩复榘正彷徨在十字路上。他的昏聩的脑袋(谢天谢地,这脑袋现在已经停止工作了!)里盘算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山东,到底‘亡’于中央好呢?还是亡于日本好呢?”他听说中央的别动队要在山东组织游击队,便立刻下了一道命令,叫每县都组织一个游击支队,县长兼任支队司令。高密县的曹县长是一个军人出身的老头子,一个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的脑筋简单的家伙。他同“韩青天”一样的爱做点沽名钓誉的事情。时常他带一名便衣护兵到会场里看看,到街上遛遛达达。偶然遇着一件不顺眼的事情便挺身出来干涉,脱下鞋子打起来,因此人们给他送个外号叫“曹二鞋底”。曹二鞋底最爱向老百姓讲道理:“良心,呃呃,良心就是,呃,良心不是黑心,不是歪心,不是坏心,不是……呃呃,良心就是好心!呃呃,好心就是良心……”

不然就换一个题目讲着:

“孝就是要孝敬自己的父母。一个人,呃呃,人不能不要父母,没有父母就没有儿子,所以,呃,儿子就应该孝敬父母。……”

曹二鞋底名义上兼任了高密县游击支队司令,实权却交给副司令蔡××先生。只要这几年你在河南、山东各地走过,你就知道这办法是一种照例形式:地方武力总是操在地方绅士手里,由县长兼任着最高名义。

关于副司令蔡某某是怎样的一种人物,我可以说,也是一个“夏伯阳型”的。在中国,“夏伯阳型”的人物实在多极了。蔡司令有四十开外的年纪,高高的个儿,很热情,很直爽,很有胆量。他是一位地主,也是一位善会拉拢上层的绅士。他有一位族兄是同盟会会员,现在还在中央政府任职务。他本人曾经在东北上过讲武堂,可是多年来就一直住在家乡当一名民团团长或某某局局长之类的所谓地方上的阔差使,城里的老爷们跟他拉得很亲密,土匪们跟他也保持着很好的友谊关系。但一般老百姓对他都不具好感,因为他平时还差不多,一遇着荒乱年头就露出乱世英雄本色了。

我们的游击队,说句良心话,简直是一团糟。在官长方面有豪绅,地主,公务员,学生,土匪,乡镇长,退伍军官。在士兵方面有工人,农人,土棍,土匪,学生,商人,退伍士兵和手工业者。而这里边,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自耕农和富农,和乡间的小地主。所有的枪支也差不多都是各人自己带来的。一部分人希望进入游击队能获得升官发财的机会,一部分,尤其那班公务人员和地主们,把跟着游击队看做逃难的最上策;至于那班安分守己的庄稼人和小地主,其目的在求避免抽壮丁,同时也可以把自己的枪支保护住。

城里的绅士们本来是不愿抗日的,十之九害着“恐日病”,准备着等敌人来时组织维持会,但他们很相信蔡某某,认为蔡虽然指挥着游击队,终究是会掉转枪头的。因此县长绅士们都帮游击队的忙,不到月把天气,这支游击队就发展到三百多人了。

有一位“东北军”中的廉团附参加进这支游击队,由于他的介绍,大批的同学进队里担任政治工作了。同学们有的从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