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四月交响曲 > 默认卷(ZC) 血的蒙城

默认卷(ZC) 血的蒙城

士墓,我们走进庄子的祠庙。庄子像塑得潇洒,俨然是一个读书人的幽闲风度。据说从前有一位姓刘的县知事来蒙城上任,在太湖中遇见了狂风巨浪,船只眼看就要覆没,忽然有一位读书先生驾一只小船出现,把他平安救上岸去。临分手时那人告诉他说自家是姓周名庄,住在蒙城的东门外,并请他没有事时到家去吃茶谈天。刘知县一到任就向人们打听周庄,人们告诉他说东门没有姓周的,倒有一个古代的贤人姓庄名周。刘知县亲自来到庄公祠看了一看,破旧的神像恰就是湖里救他的那位先生。祠庙是在那时候重修的,像也是那时候重塑的,到如今还在新着哩。

我又摘下草盔,向庄子像行了一个鞠躬礼。但我并不相信上边所记的那段神迹。我向这位古代的哲人敬礼,是因为他在两千年前发现了万物中含有矛盾,尤其发现了宇宙间一切都是动着的,一切都永远变化不居!

在回城的路上,×司令告诉我们说,当他们才回到城里的时候,在夜间他们不断的听见鬼声。提起当时的鬼声来,那两名跟在我们后面的×的护兵们,就兴奋得争抢着说出他们亲耳听到奇怪声音:在白蒙蒙的月光下他们走在城里的大街上,时常有声音突然在前边向他们呼问口令;在寂静的深夜里,他们常听见大队人在青石街道的跑步声,在广场子上的唱歌声——实际上他们从没有看见过一个人影。

“一直等我们把所有的尸骨都埋葬在公墓里,开过了追悼会,以后就不再听到鬼声了。”司令结束他们的报告说。

我们走上已经拆毁的城墙上,呈现在我们眼中的尽是些被敌人烧毁的断墙颓垣,和劫后重建的简陋茅舍。×司令又向我们指点着南门外的一片茅舍,说当时那位×团长驻守在这个地方,敌人的炮火曾整天向这里集中轰击。×团长却率领着他的残余部队向敌人拼命反攻,曾把敌人冲退了三四里远。

我的同伴臧先生是曾在鄂北前线上见过×君的。×君同他谈起来蒙城之役的那些死者,忍不住难过得哭了起来。

“这里边,”×司令又指着城墙下一个池子说,“我们也曾捞出了一些死尸来。……”

池岸上耸立着唐代古塔,关于它也有一段古传说。从前,这塔本来是建立在城外,明朝有一位神仙就是张邋遢,实际上就是张拉塔,他用草绳拴在塔根上,每天从早晨拉到黄昏,人们问他在做什么,他就疯疯癫癫的回答道:“拉塔呀!”忽然有一天早晨人们发现这座十三级的高塔移在城内,而那个拉塔的疯子从此不知去向了。

“敌人进攻蒙城的前一天,”×司令告诉我们说,“有十八架飞机来轮流狂炸。塔身被炸得不住摇晃。躲在塔里边的女人孩子们都放声哭了起来。”

就在这塔附近,就在敌人冲进城里的时候,据说有一位士兵扶着他的受伤的连长藏进城墙根下的一个地洞里。连长叫他一个人逃出去,他不;叫他给补上一枪,他也不。他死也不肯离开他的受伤的官长。第二天连长死了;他无声的哭了一会,从连长身上摘下手枪来。枪里还余一粒子弹。他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胸口,说道:“连长,我跟你去吧!”但勾了一下枪机,却没有声音从枪口发出来;原来弹药已经被血液泡湿了……

“你看,”在归去的路上,×司令又说道,“我是蒙城人,自开天辟地以来蒙城从没有遭过这样的浩劫!”

是的,这平凡的小城,实际上真不平凡呵!

一九三九年九月写于赴立煌途中

(录自《M站》,桂林文学编译社一九四二年六月初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