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洋经澳洲,印度洋,而过伊朗,则又相当遥远,且有随时受轴心国潜水艇袭击危险,所以主要的运输已因太平洋战争而发生严重问题。今后唯一安全道路只有一条新开辟的白令海峡航线,从美国的阿拉斯加到西伯利亚东北部距离甚近,过去竟没人会注意到可以航行。据考古家研究,人类的祖先就是由此处渡到美洲,但冰雪却使我们后代人完全不敢尝试了。最近苏联发现这是一条最近的国际路线,每年有好几个月可以航行。如今冒着零下四十度的酷寒,苏联人民不分昼夜的在海岸赶筑港口。当然除这一条最安全的航线以外,太平洋和大西洋并不是全不能用,所以更不必过分担心。诚然,某些现成军火美国急于自用,可能暂停供给或减少供给,但这也只是暂时现象,要知道美国的军火生产因战争的刺激会迅速增长。而且苏联在东部的军需工业也会加速的建立或扩充,并不是完全依赖美国供给。
第二种影响对苏联颇为有利,即是因日本的南进而暂时减轻了苏联东部的威胁,苏联可以暂时专力于应付西线,轴心国有一个致命弱点,是敌人太多,因而在侵略行动上显出矛盾,这矛盾正容易被苏联利用。比如德意对美宣战后即在柏林与日本成立协定,约好共同对英美作战到底,却对苏联一字不提,显系日本不敢同时进攻苏联,恐怕陷于腹背受敌。从德国来说,我们在上一节曾预测到它会另辟战场,分出一部兵力。这些情形正好使苏联趁机会喘一喘气,同时集中起力量进行反攻。
第一种影响是经济的,第二种是军事的,还有第三种是关于政治方面的。苏联一向担心的是民主国家团结不够巩固,现在它再也不会怕中途会有什么不好的变化,这不仅仅使苏联的战略政治都蒙受好的影响,同时也振奋了苏联人民的抗战精神。相反的,轴心国家由于敌人增多,战场辽阔,师劳无功,一定会更加动摇士气和民心,从而酿成前方的溃败,后方的叛乱。
六
由于英美在太平洋方面初步失利,大家对苏联的参加对日作战期望得格外殷切。倘若菲岛被占领或被封锁,那么可以轰炸日本本土的便只有中国和苏联的空军根据地。在目前情势之下,当然以海参崴与伯力等地最为理想。从海参崴,轰炸机只需要两个钟头便可以光临东京,所以苏联的参战,不仅可在陆上以大包围形势予东北及朝鲜的日本驻军以致命打击,且可以从空中炸毁日本几个重要工业中心城市。再者,海参崴有一百五十艘潜水艇。日本人一向感到恐惧。上一次日俄战争,海参崴只有两艘潜水艇,竟能在日本海岸附近将日本的主力舰击沉,现在如果战端一开,当然会使日本蒙受不能想象的海上威胁。
苏联会不会参战呢?我们认为一定会的。但是需要过一个时期才能参战。
苏联的主战场是在西线,列宁格勒和莫斯科的危急态势并没有解除。顿河流域的战略地位还没有稳固。苏联大概要在东方暂缓战火,利用日本侵略者的矛盾而集中力量将西线敌人击退。苏联从来不相信日本,它要消灭日本侵略者的决心并不亚于它的友邦。它看得很清楚,如果日本在南太平洋上获得了决定的胜利,一定会回头来进攻沿海省和西伯利亚。所以它的参战是必然的,不过会稍稍的留待较为有利时期,那时候一定是苏联西线稳定,远东方面中英美开始了主力反攻。
七
不管侵略强盗们有任何局部胜利,从整个战略上讲来却是大大失败。德国原只想对英美妥协,对苏联速战速决,结果对英美“和平”诡计售不出去,而对苏联也陷于失利状态,欲罢不能。日本原只想恐吓英美止步,出卖中国,结果却扩大了对外战争。同时要对付几个强敌,初步占便宜无关整个局势,侵略之终必失败,毫无疑问。
在一九四二年内,我们可以看到庞大的美国陆军出现在西半球上,帮助疲劳的英军,开辟新的战场。苏联于新的有利形势之下,会将纳粹军队击退出苏联腹地。同时,日本背后会爆发伟大的策应战,使日本在太平洋上陷于四面楚歌境地。但是一九四二年大战决不能获得结束,反而更加残酷的向各国蔓延。各国民众所受的物资痛苦将必倍增。这是决胜负的关键一刻,胜利属于进步的民族,但必需付出更大的努力!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
(原载《抗战》半月刊一九四二年一月第六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