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四月交响曲 > 默认卷(ZC) 扩大的世界战争

默认卷(ZC) 扩大的世界战争

在道义上,不如说是在口头上,对日本做一点谴责表示。日本正同希特勒如出一辙,在开始侵略的军事行动的时候,利用列强同苏联的先天矛盾,树出来一面“反共”或“反苏”的虚伪大旗,却大胆的进行征服世界的初步诡计。当东方的中国,非洲的阿比西尼亚,欧洲的阿尔巴尼亚,西班牙和捷克,这些国家次第遭受了法西斯的蹂躏以后,有识见的人们都知道世界和平的不可分,应该组织一个反侵略的和平战线。而张伯伦之流的绅士们却还在执迷不悟。他们,不管在主观上如何想法,在客观上却纵容了侵略主义。

单从远东方面来说,中国是远东的一个火药库,火药库一旦被点燃爆炸后一定要波及到周围四邻。在中国问题上,正如在一般的远东问题上,美日两国恰恰是两个不易调和的尖锐矛盾,形成太平洋危机的主因。倘若我们把问题向深处远处一看,便晓得这次太平洋战争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就已经开始蕴酿,萌芽,逐渐成长,到今天而逐渐成熟。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日本趁机会夺取了德国的远东殖民地,夺取了英美在远东的一部分市场。在大战期间,英美日都拼命的扩张海军,遂造成列强在太平洋上矛盾的表面化,危机由经济冲突发展到军备竞争。美国有见于这一危机的日渐深刻,一九二一年冬天在华盛顿召集有关远东问题的各国会议,恰在凡尔赛和约缔结不久的时候。美国召集这个会的目的原是在商讨个办法限制海军竞争,但立刻发现出太平洋上海军竞争的背景是中国问题,这是一切矛盾的基本核心。所以当时的军缩协定就发展成范围更广的九国公约,美国特别提出来要维护中国独立。九一八事变之后,美国前国务卿史汀生曾用长途电话向英国外相提议召开九国公约国会议,制裁日本。西方为恐怕得罪日本竟没有接受史氏提议。这一点就说明了英国的主要国际矛盾在欧洲,而美国的在远东。并且还说明了为什么美国一向是太平洋国际反日的领导力量,而英国不是;为什么日本在近几个月来希望在华盛顿解决远东问题,而不去伦敦谈判。

太平洋上的国际矛盾,美日是主导的,英日是从属的,而问题的核心是在中国。也就是说,太平洋上诸问题,中国问题是主要的,其他问题都是次要的。日本的“大亚洲之战”,“东亚共同体”,“大陆政策”等等口号,与美国的“维护中国独立”,“门户开放”,“利益均沾”以及“海上自由”等等口号,恰恰是针锋相对,这便说明了太平洋问题的本质及必然的发展前途。日本对苏不管在过去怎样摇旗呐喊,但由于中国存在,美国存在,那矛盾不能不降居于从属地位。苏日成立中立协定以前,日本进攻苏联的可能性也曾经严重存在,随时都有将偶然性的边疆冲突推演成大规模的主力战争。但日本因还有中国存在,美国存在,就不得不违反了一向标榜的“反苏”“反共”,同苏联订立了中立协定。由于对美国的矛盾严重,日本就在北面缓和了对苏矛盾,对苏联缓和了矛盾的结果,反过来又加深了对美的矛盾。于是日本军阀就疯狂的准备起南进来。

由于纳粹在欧陆的胜利,使英美荷对远东殖民地及市场的倚存关系更加密切。美国为要支持英国和荷兰,不能不支持英荷的远东地位;为要支持苏联,也不能不支持苏联的东部不受侵略,这情形使美日的立场距离更远。日本的占据越南,直接威胁到英荷的远东殖民地,同时也将菲律宾置于半包围形势之内。美国同中国的关系既有增无减,日本的占领越南便直接威胁着中美,中英之间的唯一交通线:滇缅铁路。美国既坚决反对纳粹,而日本却死心塌地的依附轴心。日本要美国牺牲中国,美国要日本脱离轴心,双方谈判当然不会有圆满结果。

当日本占领越南之后,太平洋以美国为领导,对日本施行空前无比的经济压力,并在军事方面布置了包围阵,但英美因为以欧洲战事为主要问题,对远东在行动上就不免迟疑起来,有人还认为日本不敢遽然向英美挑战。其实,侵略者在行动上的第一步都是主动的,日本人决不会等着ABCD用经济缢杀和军事包围将它慢慢的置于死地。特别是在军阀统治,对华作战四年半而仍无结果的日本政府,越发富于冒险性,必要时不惜将国运作“孤注一掷”。同时,日本既是侵略阵线的一员,希特勒决不让它置身事外,必然用种种方法促成它早日下水。希特勒集中了可能集中的力量进攻苏联,战事拖延将及半载,展望前途,胜利的希望十分渺茫。这次意外的碰钉子,使希特勒一定暗暗的抓头挠腮。他最怕的是两件事:第一是英国力量一天一天的壮大起来;第二是美国完成两洋舰队后参加战斗。英国的进攻利比亚,使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