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帝姬不妖娆 > 第96章 怒火

第96章 怒火

有次序的生长,总是好的。不紧不慢,不亢不卑,有条不。

紊,井然有序。

当夏天的风吹熟了菜园子,茄子苗儿就醒了。它开出淡紫色的小花,一朵两朵第三朵;扁豆花紧跟着也醒了,也有淡紫色的。

扁豆花初步形成的样子,像种子刚刚破土时拱出来的两颗门牙。再开大点儿,就是一朵静静的小蝴蝶了。

扁豆花不像茄子花那样只开一朵两朵三朵。它们是一簇簇一堆堆,挤挤攘攘,细细密密。根本看不清开了多少。

看着看着,夏裹的目光就顺着绿色的蔓藤,一寸一寸往顶端爬。然后又落下来,

在挨着泥土的绿叶丛中,发现簇簇抱团,还没有成型的小扁豆。仿佛这目光一上一下间,花朵就不知不觉变成扁豆了。

瞧到坐在菜园旁的夏裹,吴老族长便来到她身旁坐下,喜悦地说:“瞧这长势,今年肯定又是个丰年年。”

“呵呵,”夏裹心里也很高兴。“吴老,你到我这儿来,有什么好事吗?”

“有,有!”吴老也是脸上笑容像绽开了菊花。“你说在池塘里种着的那些莲子都开了花,有的还结着莲蓬了。你不是说一旦莲子开花,就要请那些教书的先生们去玩赏玩赏吗?”

“好,好好!”这下,夏裹的笑容也更加绽放了。

自打张至曾认可了那字母表,就广发信函,诚邀天下文学名家来此商讨。

夏裹没有想到的是,张至曾竟然有如此的号召力,才短短半个月的功夫,她这还算有些规模的乡间别院,就人满为患了。

她的阿父也时不时带着阿娘来凑凑热闹。让礼王夫妇乃风雅之士的名声,很快传出了漠北。

夏裹以为把这字母图丢给张至曾,就万事大吉了,她什么事也不用关了,直管种她的田去。结果,许多事还得由她来拍板。例如字母的发音以哪里的口音为准。众所周知,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口音,哪怕只相隔几米远,两个地方的口音就不尽相同。

众位大家都想以自己

家乡的口音为准,为此争论不休。最后,夏裹拍板,是京城的口音为准。毕竟那可是官方的口音,绵延至今已经有千年。

这下,众大家都不说话了。字母的推广,最终的解释权还是在帝家。既然身为帝家的宗姬如是说了,他们也就不反对了。

接着,第二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来了。这字母表是立眼于大众化,还是依旧扎根于高雅化。

所为大众化,就是让天下的老百姓都能识之,即下里巴人,庸俗化。高雅化自然是读书人的专列,阳春白雪,和者盖寡。

两伙人的争论不止,最终扯到了夏裹这里。

夏裹立即拍板,读书人已经有自己的一套识字的系统,不用去添砖加瓦了。这字母表自然应该针对天下的老百姓。老百姓识字了,主要是记记账节约过日子,看看书如何种植庄稼……

就在这儿来说,地种得好,不是因为地好,而是这儿的乡民会种地。那如何把这种地的诀窍告诉其他的耕农呢?只能靠书来传授。

因为哪怕你愿意给这儿乡民传授耕种经验的束脩,他们也不乐意。因为种地是他们的根本,他们根本不可能为了传授耕种的经验,而耽误了春耕秋收。

这下,所有的人都没有异议了。

除了拍板这些事外,夏裹还得操心这些属于这个时空的高级知识分子的起居和饮食。

其实,她也挺佩服这些所谓的大家。夜晚,在那微弱的油灯下,他们也能把书看得津津有味,字写得漂亮潇洒。

于是,她去油脂里捣鼓捣鼓,就把石蜡给捣鼓起来了。再合上三根麻线编成的烛心,为这个时空照明史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的――蜡烛就制成了。

当看到那炽如白昼的烛光,这些大师一级的人物额手相庆,从此不再畏惧漫漫长夜其修远兮。

为了让这些高级读书人有个好胃口,在饮食上,夏裹更是费尽了心血。

结果,这些大师们尝尽了人间最美味的食物,喝到了自打出生就从未品尝过的最美佳酿。

当然,这些大师们在这

儿也不是白吃白喝。他们随手写的字画,夏裹都拿到码头的那间字画斋去拍卖。

拍卖所得,扣去在这儿的住宿费和饮食费,夏裹就把剩下的钱全部给写出字画的那些大师。

这些大师们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字画还如此值钱,觉得住在这儿简直是一种人间的享受。

这儿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