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 > 第21章

第21章

学士、礼部尚书,以刚直著名。巘亦登进士第,官至大理少卿,入元不仕,闭户三十六年。故其集中《九日五言诗序》,论陶潜於王弘中路具酒食事,及题渊明图诸文,意皆自寓。

又尝谓世喜称渊明入宋书甲子无年号,黄豫章亦曰甲子不数义熙前。然今陶集诗本无书年号者,渊明耻事刘裕,大节较然,此未须深论云云。故巘文中多书至元年号,意本此也。是集凡诗六卷、杂文十八卷,前有至顺二年《程端学序》。王士祯《居易录》称其诗有坡、谷门风,杂文皆典实详雅。今观所作,知士祯之论不诬。牟氏本蜀之井研人,世居陵山之阳,至子才始著籍湖州。其以“陵阳”名集,盖不忘本。以韩驹诗先有是名,故此集冠以“牟氏”,用相别焉。

△《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宋汪元量撰。元量字大有,号水云,钱塘人。度宗时以善琴供奉掖庭。宋亡,随三宫入燕。久之为黄冠南归,往来匡庐、彭蠡间。元陈泰《所安遗集》中尚有《送钱塘琴士汪水云诗》。泰,延祐二年进士,则元量亦云老寿矣。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於宋末诸事,皆可据以徵信。故李鹤田《湖山类稿跋》称“其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间关愁叹之状,备见於诗。微而显,隐而彰,哀而不怨。开元、天宝之事记於草堂,后人以诗史目之。水云之诗亦宋亡之诗史”云云。其品题颇当。惟集中《醉歌》一篇,记宋亡之事曰:“乱点连声杀六更,荧荧庭燎待天明。侍臣已写投降表,臣妾佥名谢道清。”以本朝太后,直斥其名,殊为非体。《春秋》责备贤者,於元量不能无讥。然元量以一供奉琴士,不预士大夫之列,而眷怀故主,终始不渝。宋季公卿,实视之有愧,其节概亦不可及。

笔墨之间,偶然失检,视无礼於君者,其事固殊。是又当取其大端,恕其一眚者矣。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湖山类稿》十三卷、《水云词》三卷。久失流传。

此本为刘辰翁所选,只五卷,前脱四翻,间存评语。近时鲍廷博因复采《宋遗民录》,补入辰翁《元序》,合《水云集》刻之。以二本参互校订,诗多重复,今亦姑仍原本焉。

△《晞发集》十卷、《晞发遗集》二卷、《遗集补》一卷、附《天地间集》一卷、《西台恸哭记注》一卷、《冬青引注》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宋谢翱撰。翱字皋羽,一字皋父,长溪人,后徙浦城。咸淳中试进士不第。

文天祥开府延平,署为谘议参军。天祥兵败,避地浙东。后以元贞元年卒於杭州。

事迹具《宋史》本传。南宋之末,文体卑弱,独翱诗文桀骜有奇气,而节概亦卓然可传。据方凤作翱行状,称翱遗稿凡手抄诗六卷,杂文五卷,《唐补传》一卷,《南史赞》一卷,《楚辞芳草图谱》一卷,《宋铙歌鼓吹曲》、《骑吹曲》各一卷,《睦州山水人物古迹记》一卷,《浦阳先民传》一卷,《东坡夜雨句图》一卷。其《唐补传》以下如编入集中,当共二十八卷;如别本各行,则诗文当止十一卷。然世无传本,莫知其审。明弘治间,储巏所刻,已与凤所记不合。万历中有歙县张氏重刻本,益以降乩之作,尤为秽杂。此本为平湖陆大业以家藏抄本刊行,云向从旧刻录出。卷第已乱,大业以意厘定之,校他本差为完善,然亦非其旧也。末附《天地间集》一卷,皆翱所录宋末故臣遗老之诗,凡文天祥、家铉翁、文及翁、谢枋得、郑协、柴望、徐直方、何新之、王仲素、谢钥、陆壑、何天定、王曼之、范协、吴子文、韩竹坡、林熙十七人,而诗仅二十首。考宋濂作《翱传》,称《天地间集》五卷,则此非完书。意原本已佚,后人摭他书所云见《天地间集》者,得此二十首,姑存其概耳。又元张丁注《西台恸哭记》并诸家跋语为一卷,又注《冬青引》及诸家考证唐珏、林景熙事为一卷,大业皆附刻集末。今亦并录存之,庶与集中诸作可以互相考证焉。

△《潜斋文集》十一卷、附《铁牛翁遗稿》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宋何梦桂撰。梦桂字岩叟,别号潜斋,淳安人。咸淳元年进士,官至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於家。此集凡遗诗三卷、词及试策一卷、杂文七卷。诗颇学白居易体,殊不擅长。王士祯《池北偶谈》以酸腐庸下诋之,则似乎已甚。文则颇援引证佐,有博辨自喜之意。明成化中,其八世孙淳访得旧印本於同邑汪廷贵家,校正刊行,后其远孙之论等又为重刊。考元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载梦桂《送留梦炎》一诗曰:“昆明灰劫化尘缁,梦觉功名黍一炊。锺子未甘南操改,庾公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