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 > 第33章

第33章

又有武进孙氏本,今皆未见。据此本所叙,则初刻於常州,再刻於荆州,版皆佚。嘉靖五年,陈洪谟得荆州本六卷,又得《续集》二卷、《奏议》一卷,汇而重刊。后其乡人黄端伯又於玘曾孙宽处求得逸稿,合原集编为三十卷。是其集辗转增入,已非其旧。兹数篇者,毋乃端伯所增入欤。此本为康熙庚午玘八世从孙美才所刊,编次颇无体例。

如文以寿文为冠,而以奏议列杂著后;诗亦以寿诗为冠,而名之曰“古乐府”。

又以词置赋之后、诗之前,皆为颠舛。其《凡例》第二条云:“集中详加评缀,凡有资举业者,联圈标出。”所见如是,则其失於刊削,以多为贵亦宜矣。

△《吴文肃公摘稿》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吴俨撰。俨字克温,宜兴人,成化丁未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肃,事迹具《明史》本传。正德初,俨主顺天乡试,以《为臣不易》命题,为刘瑾所怒,以飞语罢去。瑾诛,乃复进用。其程文今在集中。史称刘瑾闻俨家多赀,遣人啖以美官。俨峻拒之,瑾怒。会大计群吏,中旨罢俨官。即其事也。其集初藏於家。至万历甲申,其孙士遇始刊版。同邑王升、武进庄煦及其仲孙达可为删而存之,故名曰《摘稿》。俨当何、李未出以前,犹守明初旧格,无钩棘涂饰之习。

其才其学,虽皆不及李东阳之宏富,而文章局度舂容,诗格亦复娴雅。往往因题寓意,不似当时台阁流派,沿为肤廓。虽名不甚著,要与东阳肩随,亦足相羽翼也。

△《熊峰集》十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明石珤撰。珤字邦彦,藁城人,成化丁未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谥文隐,改谥文介,事迹具《明史》本传。珤出李东阳之门,东阳每称后进可托以柄斯文者,惟珤一人。皇甫汸尝删定其集为四卷,岁久版佚。国朝康熙丁未,馀姚孙光{昜灬}为藁城知县,得《别集》遗稿於其家,为合而重刊之。嗣闻真定梁清标家有其全集,乃购得续刊,共为十卷,即此本也。自一卷至四卷为诗,五卷、六卷为文,七卷至九卷又为诗,十卷又为文。盖刊版已定,不能依类续入,故其体例丛脞如是也。珤诗文皆平正通达,具有茶陵之体,故东阳特许之。当北地、信阳骎骎代兴之日,而珤独坚守师说。屡典文衡,皆力斥浮夸,使粹然一出於正。虽才学皆逊东阳,而湜湜持正,不趋时好,亦可谓坚立之士矣。

△《立斋遗文》五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邹智撰。智字汝愚,合州人。成化丙午乡试第一人。时万安方倚内官怙权。

智上公车时,道过王恕,即立志欲发其奸。丁未成进士,改庶吉士。会星变,遂上疏击安及刘吉、尹直三大学士,兼劾中官。虽留中不报,而奸党衔之次骨,乃借他事罗织下诏狱,将拟死刑。彭韶力持之,得谪广东石城千户所吏目。卒於官,年仅二十六。事迹具《明史》本传。金祺作《智墓志》,称所著有《立斋集》藏於家。考集中《初到石城诗》第二首后有其友人顺德知县吴廷举附注,记智自改定中四句事。末有附载《寄吴献臣》一书,失其姓名,论刻集及作序事。则集为廷举所编次刊刻。此本前有什邡县训导《李廷樑序》称旧版佚阙,案台李公芳麓重梓。盖天启乙丑所刊也。凡奏疏一卷、杂文三卷、诗一卷、附录一卷。智疏劾权奸,直声动天下。然於君国之间,缠绵笃挚,至死不忘,无一毫怨尤之意。

其《在狱诗》有云:“梦中不识身犹系,又逐东风入紫宸。”其《辞朝诗》有云:“云韶声静拜彤墀,转觉婵媛不自持。罪大故应诛两观,网疏犹得窜三危。尽披肝胆知何日,望见衣裳只此时。但愿太平无一事,孤臣万死竟何悲。”与明季台谏务以矫激沽名者,相去万万。故诗文多发於至性,不假修饰之功,虽间伤朴遬,而真气流溢,其感人者固在文字外矣。

△《西村集》八卷、《附录》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史鉴撰。案宪宗、孝宗时有两史鉴。其一长洲人,弘治己未进士,见《太学题名碑》。其一吴江人,字明古,号西村,隐居不仕,即撰此集者也。鉴留心经世之务,三原王恕巡抚江南时,闻其名,延见之,访以时政。鉴指陈利病。恕深服其才,以为可以当一面。所著诗四卷、文四卷,嘉靖间其孙周裒而刊之,以墓表及诸人哀挽之诗附於后。周用、卢襄各为之序。其文究悉物情,练达时势,多关於国计民生,而於吴中水利言之尤详。第五卷皆明初诸人《列传》,叙次简明,疑其欲为野史而未就也。其诗亦落落无俗韵,惟古诗不知古音,所注叶韵多谬误。文中《祭徐有贞文》及文后《跋》一篇,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