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 > 第41章

第41章

△《存复斋集》十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元朱德润撰。德润字**,睢阳人,流寓吴中。延祐末,以荐授翰林应奉文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寻授镇东行省儒学提举。召见,献《雪猎赋》称旨。时集善书者以金泥写梵书,遂以德润总其事。后移疾归。至正间,起为江浙行中书省照磨官,参军事,守杭、湖二郡,摄守长兴。是集有《虞集题词》、《黄溍序》,皆见微词。惟合沙《俞焯序》称其文理到而辞不凡,差得其实;诗则肤浅少深致,益非其所长矣。

△《啽呓集》一卷(内府藏本)

元宋无撰。无有《翠寒集》,已著录。是集始於《禹鼎》,终於《留梦炎》,每事为七言绝句一章,凡一百一首。各叙其始末於诗后,如自注然。咏史诗肇於班固。厥后词人间作,往往一唱三叹,托意於语言之外。至周昙、胡曾,词旨浅近,古法遂微。无诗颇可观,而此集亦不免以论为诗之病。其中如《金明池》、《龟胡琴》、《婢胜儿》之类,旁摭小说,亦殊泛滥也。

△《论范》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题元进士欧阳起鸣撰。起鸣不知何许人。其书杂取经史诸子之语为题,各系以论,而史事为多。共六十篇。所见多乖僻,不足采录。

△《书林外集》七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元袁士元撰。士元字彦章,鄞县人,即袁珙之父也。以荐授县学教谕。寻擢翰林国史院检阅官,不赴。其诗危素序之,称其清丽可喜,然往往粗浅多累句。

如《寿吕瀛海诗》云:“我方而立足先弱,公到古稀鬓未苍”,又其甚者也。

△《黄杨集》三卷、《补遗》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元华幼武撰。幼武字彦清,无锡人。平生笃於孝友,不乐仕进。构春草堂以奉母。凡力可以娱其亲者,无不为之。性好吟咏。友人陈方题其集曰《黄杨》。

盖为其爱诗甚笃,而夺於多事,故勉其无厄於闰也。然其诗未足名家,世以重其人品传之耳。

△《肃雝集》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旧本题元女子郑允端撰。允端字正淑,平江人,宋丞相清之五世孙女,归同郡施伯仁。至正丙申,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贫病悒悒而卒,年仅三十。

集首有《叙传》,纪其始末。集为允端没后伯仁裒其遗稿而成,钱塘钱惟善、青城杜寅为作《前后序》。明嘉靖中其五世孙仁始刻之。其诗词意浅弱,失粘落韵者,不一而足。钱惟善等皆一代胜流,不应滥许至是。考集中《桃花集句》所谓“从教一簇开无主,终不留题崔护诗”者,杨循吉《吴中往哲记》以为苏州李氏女子所作。或正德间是集未刻,循吉偶尔传讹。至於《碧筒》一首作於王夫人席上者,结有“可笑狂生杨铁笛,风流何用饮鞋杯”句。铁笛,杨维桢号也,与允端虽同时人。然瞿宗吉《归田诗话》称维桢过宗吉叔祖士衡家,以《香奁八题》见示,依其体作八诗以呈,维桢称赏。因以“鞋杯”命题,宗吉作《沁园春》云云。宗吉虽不著年月,而《铁崖复古诗》中《香奁八咏》有维桢《自序》,称至正丙午春三月。宗吉先和诗而后咏鞋杯,又必在丙午之后。以《允端小传》考之,是时已没十年矣,安得闻鞋杯之事。此殆允端原有诗集,岁久散佚。而其后人赝撰刊行,但知维桢鞋杯事在元末,而不知有年月可考也。又有万历丁酉《江盈科序》,称改题其名曰《姑苏郑姬诗》尤为妄作。如以“姬”为“郑”姓,则其事太古,汉、唐以下无此例。如以姬为女子之美称,则见与蔡京等矣。今仍以原名《肃雝集》存其目焉。

△《倪云林诗集》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元倪瓒撰。瓒有《清閟阁集》,已著录。此本为明潘瓒校刻。凡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一卷,七言古诗一卷,五言律诗一卷,七言律诗一卷,五言绝句、六言绝句一卷,七言绝句一卷,不及新本之完善也。

△《韩山人集》(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

元韩奕撰。奕有《易牙遗意》,已著录。其诗古体伤於浅率。近体如《新秋次韵》云:“丰年稻熟村如画,南国莼生水亦香。”《送县学教谕》云:“官清便似居高品,任久长如在故乡。”《东湖放舟》云:“树影不随流水去,荷香常带远风来。”《晚晴》云:“西风飒飒林间叶,乍听犹疑是雨声。”一知半解尚稍得宋人格律。其瓣香当在剑南。然如《桃源小隐》云:“山回水转疑无路,树密花深别有香。”则全袭陆游旧句,不免生吞活剥矣。

△《九灵山房遗稿》五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