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 > 第44章

第44章

梦阳为同年。梦阳为作小传,至比之王勃,当时颇以为党。今观集中所附梦阳评点,惟《白岩赋》一篇,称扬过甚,其他诗文,率多讥弹之语,则梦阳实未尝心满之也。

△《凌谿集》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朱应登撰,应登字升之,宝应人。弘治己未进士,官至云南布政司参政,宏治七子之一也。《明史文苑传》附见《顾璘传》中。是集凡赋二卷,诗十卷,文五卷,附录碑文、传铭、诗文一卷。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云:李、何并兴,李目空诸子,自三秦而外,得其门者盖寡,心摹手追,凌谿一人而已。其口占绝句云:文章康、李传新体,驱逐唐儒驾马迁。是其生平惟以北地为宗,故诗文格调相近,然沉著顿挫处,则才力不及梦阳。顾璘为作碑文,称其诗上准《风》、《雅》,下采沈、宋,磅礴蕴藉,郁兴一代之体,未免谀墓之辞矣。

△《贞翁净稿》十二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周伦撰。伦字伯明,晚号贞翁,昆山人。宏弘治己未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谥康僖。是集为赵士英所删定,其诗沿台阁旧派,不免肤廓。士英《序》谓:其有得於陶元亮、王摩诘两家,非定论也。

△《白斋竹里集》七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张琦撰。琦字君玉,鄞县人。弘治己未进士,官至兴化府知府,加布政使参政,致仕。是集前有嘉靖癸未自序,称守莆阳日,既梓平生所作,积数年,又得若干首,有相知君子,赞予续梓之。文稿力绵,不能尽刻,姑芟摭数十篇,附诗之后,是琦尚有前集行世,此则归田后所刻续集也。琦当何、李盛时,别以独造为宗,自开蹊迳。王世贞《艺苑卮言》谓:其如夜蛙鸣露,自极声致,然不脱於泥中;盖其用思虽苦,炼骨未轻,有意生新,未免圭角太露。散体则纵笔所如,如《遗稽行实》一篇,至以案牍语入文,尤非体裁也。

△《梦蕉存稿》四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游潜撰。潜有《博物志补》,已著录。是集凡诗三卷,文一卷。其诗工拙互见,七言如:“蘼芜晓雨湿蝴蝶,杨柳晚风吹栗留”,“云深野岸客稀到,天阁斜阳鸦乱啼”等句,皆颇有作意。古诗则摹拟温、李,而才力未至。散体不多作,仅二三十篇,亦未入格。其集曰“梦蕉”者,案集中有《梦蕉亭睡起》诗,自注云:亭在钟城山隙处,盖其别业云。

△《对山集》十九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明康海撰。海有《武功县志》,已著录。海晚岁纵情声伎,故乐府特为擅长,诗文皆不甚留意,不免利钝互陈。今已以孙景烈删定之本缮入四库,此本即张太微所编之原集,附存其目,不没其裒辑之功云尔。

△《王氏家藏集》六十八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一曰《浚川集》,明王廷相撰。廷相有《慎言》,已著录。其诗文列名七子之中,然轨辙相循,亦不出北地信阳门户,郑善夫诗所谓:“海内谈诗王子衡,春风坐遍鲁诸生。”一时兴到之言,非笃论也。王士祯《论诗绝句》曰:“三代而还尽好名,文人从古善相轻;君看少谷山人死,独有平生王子衡。”盖善夫殁后,廷相始见是诗,赒恤其家甚至也,亦颇有微词矣。

△《内台集》七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王廷相撰。是编刻於嘉靖丙申,凡诗二卷,词一卷,杂著一卷,奏疏一卷,杂文二卷,又在《家藏集》之后者也。时廷相为都御史,故以“内台”为名云。

△《鲁文恪存集》十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鲁铎撰。铎字振之,号莲北,景陵人。弘治壬戌进士,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卒赠礼部侍郎,谥文恪,事迹具《明史》本传。是编为其子彭嘉所编,前四卷皆诗;第五卷为使交稿,铎官编修时,尝奉使安南故也;第六卷以下为杂文。

史称:铎为司业日,与祭酒赵永皆李东阳门生也。东阳生日,相约以二帕为寿,索笥无有,有乾鱼食过半矣,乃携其半馈东阳,云云。案司业秩六品,何至贫不能具二帕?无帕可徒往,何必以食残之物为敬?皆於事理为不近。此殆世人欲著其清介,故甚其词,史因而录之。然亦足见其素行孤高,故致影造是语,不能不谓之贤者也。至於诗文,则皆不甚擅长,盖其平生志趣,不在於斯耳。

△《山堂萃稿》十六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徐问撰。问有《读书劄记》,已著录。是编,诗六卷,文十卷,而奏疏三篇,附诗之末,体例殊别。其诗文平正通达,而伤於浅易,中有孙伟、方豪、黄佐三人评语,盖即以点勘之本付雕,亦非古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