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 > 第50章

第50章

翁》、《食苹仙子》、《秦大夫》、《清修子》、《姑射仙诸传》,皆以文为戏之笔也。

△《郑京兆集》十二卷、《外集》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郑心材撰。心材字敬仲,号思泉,海盐人。刑部尚书晓之孙,光禄寺少卿履淳之子。以荫生官至应天府治中。是集为其婿项皋谟所校,凡诗文、杂著,十二卷,其外集二卷,则附录“墓碑”、“行实”之类也。考其子端允所作《行实》中,称所著文集以外,有《昭明文选钞》、《唐人列传》、《见闻纪钞》三书。

今本《唐人列传》乃编在第六卷。其外集别题曰《葬录》,与目录不相应。盖随意编次,故无体例也。心材老於场屋,必欲一第而卒不可得,年五十始就铨,平生精锐之气,已消磨於时文中,诗、古文特偶试为之耳。

△《冬谿集》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释方泽撰。方泽字云望,号冬谿,嘉善人,秀水精严寺僧也。《明诗选本》载方泽诗,俱作《冬谿内外集》。据此本实作《冬谿外内集》。上卷为外集,下卷为内集,以诗为外,以文为内,盖诗多涉文字,而文皆关禅义,故其下卷之诗,亦不谓之诗而谓之偈。则其外内之义,即程氏之外学、内学,作内外者,误也。

集中文笔觕率,不出方丈语录之格,诗稍近雅而亦不工。

△《徐花潭集》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嘉靖中朝鲜生员徐敬德撰。敬德贫居讲学,年五十六,其国提学金安国以遗逸荐,授奉参,力辞不就,居於花潭,因以为号。是集杂文、杂诗共二卷。其文《中原理气》一篇,末有附记,称曰“先生”。《鬼神生死论》一篇,末亦有附记,称以上四篇,皆先生病亟时作。诗中《次申企斋韵》一首,附录原作,称企斋赠先生诗。盖其门人所编也。敬德之学,一以宋儒为宗,而尤究心於《周子太极图说》、《邵子皇极经世》,集中杂著,皆发挥二书之旨。其《送沈教授序》,全然邵子之学也。其《论丧制疏》、《答朴枝华书》,亦颇究心礼制。盖东士之务正学者。诗则强为《击壤集》派,又多杂其国方音,如所谓“穷秋盛节换,木落天地瘦”,体近郊、岛者不多见也。他如《无弦琴铭》:不用其弦,用其弦弦,律外宫商,吾得其天;非乐之以音,乐其音音;非听之以耳,听之以心。彼哉子期,曷耳吾琴。稍得苏、黄意者,亦偶一遇之。然朝鲜文士,大抵以吟咏闻於上国,其卓然传濂、洛、关、闽之说,以教其乡者,自敬德始。亦可谓豪杰之士矣。

故诗文虽不入格,特存其目,以表其人焉。

卷一百七十九集部三十二

○别集类存目六△《沧海披沙集》十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泌水王朱珵堦撰。

珵堦号玉源,沈简王模之七世孙,昭定王恬烆子,隆庆元年袭封,万历二十九年卒,谥康僖,见《明史诸王世表》。所著有《衡漳初稿》、《栖云洞集》、《云窦寤言》、《葵园纪言》、《公族论》等书,尝刻於逊学书院。继合为一编,於吴中重刊之,总名曰《沧海披沙集》。

穆文熙《诗话》谓,王诗丰神俊逸,思致雅澹,格调在大历以前。今观集中,若《夏日东园诗》,“月落棋声久,凉生酒兴多”。《潜龙寺访孟诚菴诗》:“借宿闲多咏,求名静觉非”。《春初过涵春阁诗》:“酒嫌芦笋少,春恨李花多”等句。其格调颇近四灵,殊未足追踪大历,至於文体聱牙,更不出王、李流派矣。

△《芝堂遗草》七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叶朝荣撰。朝荣有《诗经存固》,已著录。是集为其子大学士向高所刊。

凡诗一卷,杂文六卷。其名“芝堂”者,朝荣判江州时,有灵芝产於所作仕学轩前,改轩曰“瑞芝堂”,自为之记,因以名集。朝荣诗格、文格并明白坦易,大抵偶然涉笔,非刻意欲成一家者也。

△《四游稿》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赵志皋撰。志皋有《内阁奏疏稿》,已著录。是集,前二卷为初入翰林时作,第三卷为官南京时作,第四卷为使楚时作,第五卷为客粤时作,题曰《四游》,盖取於此。第六卷乃还山以后之作,亦并附焉。

△《朱秉器集》八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朱孟震撰。孟震有《河上楮谈》,已著录。此集文四卷,诗四卷,为张九一所选录。文不出当时习尚,诗则音节谐畅,而意境不深。

△《谷城山馆文集》四十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明于慎行撰。慎行有《读史漫录》,已著录。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