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山诗》本五言律诗二首,而联为一篇,列之五言古体中,殊为失检。然克晦诗别无传本,亦赖此刻以传。其诗亦出历下、太仓之门户,而渐染稍轻。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谓青溪社集诸人,允当推克晦为祭酒,盖以此也。
△《梦草堂稿》十二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胡镇撰。镇字子重,歙县人。万历中贾人,其诗以宫、商、角、徵、羽,分五集,每卷又以《天时》、《园圃》等门分类,各有圈点评识,皆坊刻俗本之体例,即诗可知矣。
△《程仲权诗集》十卷、《文集》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程可中撰。可中字仲权,休宁人。是集每体为一卷,每卷不过数页;其六言律、七言排律,及赋、颂诸体,至以一首为一卷,编次殊为繁碎。其诗亦七子末派也。
△《丰正元集》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丰越人撰。越人字正元,鄞县人,坊之孙也。尝自号“天放野人”故《千顷堂书目》作《天放野人集》,所载卷数与此本相合,盖即一书而异名也。后有其子建《跋》,称其遭逢骨肉之难,故往往有凄咽之音云。
△《甜雪斋集》二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单
思恭撰。思恭字惠仍,扬州人。是编凡诗十卷,文十卷,气格纤琐,皆无足取,前有思恭《自序》,大旨以竟陵为宗。
△《梅禹金集》二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梅鼎祚撰。鼎祚有《才鬼记》,已著录。是集乃其诗,凡分《庚辛草》四卷,《与元草》八卷,《予宁草》八卷。鼎祚辑《八代诗乘》,又辑《古乐苑》,於诗家正变源流,不为不审,而所作止此,则囿於风气,委曲谐俗之过也。
△《牒草》四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明赵宧光撰。宧光有《说文长笺》,已著录。此集皆其尺牍。有明中叶以后,山人墨客,标榜成风,稍能书画诗文者,下则厕食客之班,上则饰隐君之号。借士大夫以为利,士大夫亦借以为名。观於是集,可以见当时风气矣。此本标目参差,前两卷题曰《寒山藏》,而以《牒草》为子目;一卷题曰《附录》,皆他人之作,又一卷题曰《牒草》卷之八,则当不止此四卷。盖随时刊刻,以为赠遗之具,故不得而画一也。
△《益斋存稿》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翁正春撰。正春初名允瑃,字克生,金华人。明季纵游江湖间,其诗颇多哀厉之音。是集诗凡一百十三首,其子煊、煐录之,附编宋翁卷《西岩集》后,疑为卷之后裔也。
△《谢耳伯诗集》八卷、《文集》十六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谢兆申撰。兆申字伯元,号耳伯,邵武人。万历中贡生,兆申好深沉谿刻之思,又多杂以奇字,其文蹇棘幽晦,至使人蜇口惨腹而不可句。其乡人曹能始《序》,谓为远溯扬子太元之脉以为文;黄居中《序》,谓其平生喜交异人,购异书,摭异闻异见,盖好奇而过者也。诗稍可成诵,皆四言、五言古体,因不屑唐以后语,故不为律诗。昔欧阳修柄文,斥刘几为险怪,兆申险怪,殆甚於几,当时省闱、京兆,试辄报罢,宜矣。其诗题曰《全集》,文则题曰《初集》,当尚有二集,今未之见也。
△《雪浪集》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释洪恩撰。洪恩字三怀,上元人。居长干寺,尝说法雪浪山中,故以名集。
上卷为诗,下卷为偈语、杂著。朱彝尊《明诗综》载其诗二首,然未离世法之僧,不能语带烟霞也。
△《空华集》二卷、《饮河集》二卷、《止啼集》一卷、《石头庵集》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释如愚撰。如愚字蕴璞,江夏人。祝发后行脚四方,寻居金陵碧峰寺,从诗僧洪恩学。周汝登、曹学佺、袁宗道兄弟,皆与之游。是集凡四种,初曰《空华集》,诗二卷;次曰《饮河集》,诗二卷;次曰《止啼集》,文一卷;次曰《石头庵集》,诗三卷、文二卷。《明诗综》但称有《饮河》、《石头》二集,盖未睹其全也。据《自序》,最后有《宝善堂集》,今亦未见。《序》言:文无定质,诗不必有唐,文不必六经、秦、汉,自许甚高,然材地粗疏,徒好为大言耳。
△《幻华集》二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释斯学撰。斯学字悦支,号瘦山,海盐慈会寺僧。是集为万历丁酉,斯学殁后,屠隆裒其遗稿,与姚士粦同编。斯学天分绝高,故吐词多自然秀拔,五言古体多用排偶,欲摹三谢而力所不逮,遂落中唐,《燕山述怀》其最也;七言古